多重監管和司法環境促使港股繁榮
在香港,對上市公司的監管機構不只是證監會,還有廉政公署、股票交易所和經濟犯罪調查科。
這種監管是多重監管。
新京報:你認為同香港相比,內地在上市公司治理方面應該借鑒哪些做法?
郎咸平:我們現在談談公司的治理問題。香港在公司治理上,一個很重要的優勢在于:香港公平的法制化游戲規則。由于香港相對公平公正的法制規則,使得香港對于上市公司的監管與內地不一樣。
在香港,對上市公司的監管機構不只是證監會,還有廉政公署、股票交易所和經濟犯罪調查科。這種監管是多重監管,并不是某個部門的單獨監管。相比而言,香港證監會的司法權力不一定比內地強大,正是因為其他機構的多重監管,才使得監管體系、整個執法部門成了一張密網,可以從很多角度保護中小股民利益。
比如,原創維董事局主席黃宏生就是受到了香港廉政公署的調查而事發;謝瑞麟珠寶首飾公司也是被廉政公署查出來的,他們都不是被香港證監會查出來的。
香港另一個可貴的地方在于,它有一個與相對比較公平公正的司法體系所對應的一個公平公正的司法環境,司法體系對應的單位有證監會、聯交所、廉政公署、經濟犯罪調查科等,從這些方面來講,香港對公司監管更為到位。
新京報:由于滬深股市逐漸變“牛”,已經有不少在港上市的公司提出回歸A股市場。這會不會動搖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
郎咸平:這種競爭本身是很正常的現象。如果純粹從金融方面做比較,香港是一個高效率的金融中心,香港兌換貨幣的效率是全世界較高的,比在紐約、倫敦都要高。在香港上市,對大陸企業更大的吸引力在于上述體制和軟件方面的優越性,這些對于公司健康發展很重要。
香港競爭力在于它的司法獨立等軟件
經濟上的區域分工,香港沒有優勢。但是,體制和軟件上的創新是香港和內地區域分工的體現。
新京報:你曾說過,香港的繁榮很大程度上歸功于香港人的勤勉和內地的落后。而目前內地市場環境越來越開放,這些會影響到香港的發展嗎?香港“核心競爭力”會不會被削弱?
郎咸平:內地經濟的崛起,不但對中國香港制造壓力,而且對中國臺灣、新加坡等地也都產生了很大的壓力。
這幾年,兩地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小。如果要看香港經濟未來發展方向,必須是在經濟方面同內地做更進一步的整合。
新京報:在以后經濟發展中,你認為內地和香港應該形成什么樣的區域分工?
郎咸平:我們現在不應該把內地同香港之間的區域分工想成是經濟上面的區域分工,其實區域分工很多時候也是體制上的區域分工。經濟上的區域分工,香港沒有優勢,香港人工成本高,面積又小,同內地相比沒有多少優勢,機會也少。但是,體制和軟件上的創新是香港和內地區域分工的體現。所謂分工,不是說分配你搞勞動密集型(行業),我搞資本密集型(行業),才叫分工。體制不同本身就是一種分工。
新京報:香港軟件上的優勢指哪些?
郎咸平:我所說的軟件優勢是指香港的軟環境,這也是香港核心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方面。舉例說,在香港,可以用廣東話交流,也可以用英文交流,普通話交流也沒有問題。
這樣的軟環境優勢不是輕易能夠建立起來的。這種優勢是一種很重要的區域優勢。
新京報:那香港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是哪些方面?
郎咸平:在文化和司法體系上,香港依然應該獨立,要想司法公正必須讓它獨立。香港依然需要保持在這些方面的優勢。這才是香港經濟未來發展的希望。實際上,香港目前之所以仍然是亞洲金融中心,重要原因是它在教育、信托責任、司法體系等軟環境方面的天然優勢。
新京報:如果滿分是10分,你會給香港這十年的發展打多少分?
郎咸平:嗯,我大概會打6分吧,就是剛剛及格的那種。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