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世香港人的眼中,相隔百米的皇后碼頭和天星碼頭有著截然不同的“身份”:前者是玩樂,后者是生活。
“那時,如果大人帶著我們坐游艇出海玩兒,一定是從皇后碼頭上下船的。現在去皇后碼頭心里還是會很高興,看到碼頭就會覺得這是一個開心的日子。”香港著名傳媒人查小欣語。
在海底隧道和地鐵還沒開通的年代,每天數以萬計的市民要靠天星小輪來往于港島和九龍之間。渡輪是那時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對多數人而言,皇后碼頭要拆了,難免有些失落。但比要拆掉天星碼頭,總少了些傷感。
以集體記憶之名
“集體記憶”一詞的反復出現,是從拆除天星碼頭開始的。
期望在原址保留碼頭的人士說,“香港的現代歷史由海濱開始。然而2006年秋天,見證維港半世紀以來變遷的天星碼頭,難逃消失的命運。這個碼頭可以供市民釣魚、坐船出海、拍拖時憑欄遠眺夜景和拍攝結婚照,令此處累積了大量普羅大眾不可分割的集體回憶。”
少數人還出現在工地,試圖阻止工程進行。
為了化解“天星事件”帶來的對立情緒,特區政府決定將集體回憶納入保護文物的考慮因素。
此后的發展,卻仿佛偏離了軌道,變得讓人困惑了。
文物保護人士說皇后碼頭是集體記憶,人力車是集體記憶,張國榮是集體記憶,飯店甚至說鴨掌也是集體記憶。當所有東西都是時,即所有東西都不是。
集體記憶,是法國哲學家與社會學家哈布瓦赫,為了與個體記憶區分而率先使用的。它的源頭是內涵更加復雜的“集體意識”。根據《科林斯社會學辭典》解釋,集體意識就是社會里作為一種凝聚力量,民眾共有的信念和道德態度。那么,集體記憶就是社會大眾共有的記憶。
盡管明確了意義,但要將這樣一個社會學概念應用到個別化的事件中,仍然會適應不良。這里面有個最難解決的問題:集體是什么,或者說多少才稱得上集體。
“希望政府能修改有關的規劃,原址保留皇后碼頭,以及不再破壞屬于全港市民的維多利亞港、屬于全港市民的集體記憶。”總有人這樣說。
于是尷尬出現了。皇后碼頭背負的集體回憶,遠遜天星碼頭。問市民對哪個碼頭有親切感,九成以上會答天星。乘游艇出海,更多人喜歡用尖沙嘴公眾碼頭。情侶談心,寧愿坐在愛丁堡廣場或大會堂花園。
“皇后碼頭我沒搭過,沒什么感情!”這應該是排斥集體記憶的最直接表達了。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