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
打港幣保衛戰對抗國際炒家
1997年10月,國際炒家對港幣發起沖擊,造成香港銀行同業拆息率一度狂升至300%,恒生指數和期貨指數下瀉1000多點,大獲而歸。10月風暴過后,又是多次小規模狙擊港元,利用匯率、股市和期市之間的互動規律大肆投機,狂妄地將香港戲稱為他們的“超級提款機”。
1998年8月初,國際炒家對香港發動新一輪進攻,索羅斯聯同其他財力雄厚的“金融大鱷”三度沖擊在香港奉行的聯系匯率制。他們采取“雙管齊下”的方式,一方面大肆散布人民幣要貶值的謠言,動搖投資者對港元的信心;另一方面在外匯市場大手拋出投機性的港元沽盤,同時在股市拋售股票來壓低恒生指數,以及在恒指期貨市場累積大量淡倉,指望在匯市、股市和期市相關連的市場上大獲其利。
為了打破炒家的套利計劃,8月27日,8月份期貨結算前夕,特區政府擺出決戰姿態。在曾蔭權的指揮下,港府一天注入約200億港元,將恒生指數穩托上升88點,為最后決戰打下基礎。
28日是期貨結算期限,炒家們手里有大批期貨單子到期必須出手。若當天股市、匯市能穩定在高位或繼續突破,炒家們將損失數億甚至十多億美元的老本,反之港府前些日子投入的數百億港元就扔進大海。當天雙方交戰場面之激烈遠比前一天驚心動魄,全天成交額達到創歷史紀錄的790億元港幣。港府全力頂住了國際投機者空前的拋售壓力,最后閉市時恒生指數為7829點,比金管局入市前的8月13日上揚了1169點,增幅達17.55%。
香港財政司司長曾蔭權立即宣布:在打擊國際炒家、保衛香港股市和貨幣的戰斗中,香港政府已經獲勝。在整個亞洲金融危機中,唯一頂住了索羅斯的進攻而沒有經濟崩潰的就只有回歸后的香港,保住了香港幾十年的發展果實。
2007年
人民幣匯率13年來首超港幣
長期以來,人們已經習慣于港幣幣值高于人民幣。可轉眼間香港回歸祖國已經進入了第十個年頭,2007年1月11日,人民幣兌美元一舉突破7.80水平,創匯改以來新高。受此帶動,港幣兌人民幣交易價格跌破1比1水平,報0.9997,這是人民幣匯率13年來首超港元。
由于廣州等地與香港的聯系非常緊密,赴香港商務和消費的機會較多,一些生意也經常需要前往香港,比如與香港有生意往來,在香港投資物業等等,而由于人民幣在香港仍然不可以自由兌換,因此,廣州人大多有持有港幣的習慣。
但人民幣貴過港幣,卻讓很多人始料不及。陳小姐去年去香港旅游購物,尚余一萬多港幣留待再次赴港使用。可是沒有想到,不到一年時間,手中港幣縮水超過5%。一時間,不少廣州市民擔心人民幣一旦升值手中的外匯資產將縮水,紛紛將手中的港幣等外匯通過銀行結匯換成人民幣。
[上一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