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10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道,香港歐化藥業痛風藥“別嘌醇”含霉菌超標百倍,揭發該廠將大堆藥粉混合成顆粒后,待在25℃室溫下“備用”長達14天,結果藥粉滋生大量毛霉菌后才壓成藥丸給病人服用。一直依靠“良好藥品生產規范”巡視藥廠的香港衛生署,承認“出事”后才知悉問題。
歐化藥業深夜發表聲明,指全面回收“別嘌醇”,并就事件向公眾致歉。
香港大學驗出降尿酸藥物“別嘌醇”毛霉菌含量超標100倍后,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事件涉及藥物生產監管制度以及病人安全,性質嚴重。過去3個月內,港島瑪麗醫院先后有5名癌癥病人因消化系統感染毛霉菌死去,結果經港大化驗,查出毛霉菌竟存在于病人所服用的“別嘌醇”藥物內。
衛生署9日宣布實時回收所有由歐化藥業生產的“別嘌醇”,并檢走該廠約1000個藥品樣本化驗,至于全港數以十萬計正服用其它歐化藥品的病人,包括全港20萬公立醫院糖尿病人,應否繼續服用,署方則不置可否。
但香港醫管局決定實時停止為數百名血癌、淋巴癌等高危病人,處方任何歐化藥物及安排換藥。其它病人,若有代替藥物則會停止處方歐化藥物,無代替藥如糖尿藥等則繼續處方歐化藥物,有關單位也呼吁正服歐化糖尿藥的病人不要自行停藥或換藥,以免影響血糖控制構成生命危險。
香港食物及衛生局長周一岳日前仍堅稱衛生署目前規管藥廠“相當嚴謹,完全沒有錯”,9日卻態度一轉出稿表明:“我也已要求衛生署全面檢討和提升監管藥物生產機制,并參考外國經驗,避免再有類似事件發生。”
衛生署長林秉恩承認,香港藥廠雖達世衛所訂的GMP水平,但仍未達歐美國際標準。立法會議員、病人權益組織和藥劑學者均批評,署方目前的規管制度過分信賴藥廠,暴露藥物出廠后全面監管檢驗的大漏洞。
衛生署跟進化驗瑪麗醫院驗出含毛霉菌的4個歐化生產痛風藥“別嘌醇”的樣本,發現全部樣本含菌,每克含霉量由900至6800粒不等,超標8倍至64倍,而未制成藥丸的藥粉顆粒,含霉菌量也超標40倍。署方翻查藥廠生產紀錄,才發現在2008年4月至11月制造的“別嘌醇”,藥粉顆粒竟放在25℃室溫下5至14天后,才拿去壓成藥丸。
不過,林秉恩指有關藥粉顆粒的貯存期限,在“世界上并無標準”,署方至今翻查了該廠數十種用量較高的藥品,包括糖尿藥,并未發現類似的藥粉顆粒貯存時間過長情況,一般在藥物磨粉混合后數小時至5天內便壓成藥丸,但仍待藥物細菌化驗結果。
消息人士透露,歐化藥業之所以將藥粉顆粒存放14天之久,是因為該廠訂單太多、太忙,生產線應接不暇,要預早將大堆藥物成分磨粉備用。消息指該廠生產的痛風藥中,90%供應給醫管局,而醫管局采用的“別嘌醇”痛風藥,更全由歐化提供。
就市民應否停服歐化藥品一事,林秉恩說,“目前無證據顯示藥品安全或不安全”,故他們不能輕率地叫所有病人停用歐化藥品,令病人因而無藥控制病情,甚至帶來社會恐慌,但署方已與醫管局作出應變計劃,包括從海外訂購代替藥品和部署一旦要為數十萬病人換藥的流程安排,本周也會有藥物化驗結果。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