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該報許可。)
任何1個18歲到39歲的內地大學本科畢業生,具備2年工作經驗,即可申請到香港發展
內地著名鋼琴演奏家郎朗,是香港“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引入的第一人。“郎朗效應”讓“優才計劃”有了夢幻般的開局,也讓不少有心通過“優才計劃”到港發展的人對香港“敬而遠之”。
1月18日,香港特區政府高調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大幅降低“優才計劃”準入門檻,一時成為輿論關注焦點。
“優才”標準大幅降低
“優才計劃”從2006年6月開始實施,旨在吸收內地及海外的優秀人才到香港發展。根據香港特區政府規定,每年最多可吸收1000人入港。可是,1年半以來,只有322人通過審核,其中包括鋼琴家郎朗、李云迪,羽毛球運動員周蜜,奧運會冠軍李小雙等。這種情況引發香港一些媒體和專家質疑:是否標準設置太嚴苛而讓內地專才裹足不前?
香港的“優才計劃”有兩套計分系統,一是“成就計分制”,適合“具備超凡才能或技術并擁有杰出成就的人士”,需要獲得奧運獎牌、諾貝爾獎或同業高度肯定等;一是“綜合計分制”,依照申請人年齡、學歷、工作經驗、語言能力、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分數相加,滿分為165分,達到80分(及格分數)就可以提出申請。
這次“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的修訂,主要是對現行“綜合計分制”的計分標準進行調整。例如解除了對申請者50歲的年齡上限,只要年滿18歲即可申請;原來至少有5年工作經驗才可以獲得分數,現在只要有2年工作經驗即可得分;過去要求申請人具備中文及英文的書寫及口語能力,現在放寬為具備其中一種語言能力即可。經修訂后,任何1個18歲到39歲的內地大學本科畢業生,具備2年工作經驗后,就能達到80分的及格線。
香港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助理處長陳詠梅強調說,“優才計劃”申請人不需要事前獲得香港雇主的聘用,即可與配偶和18歲以下子女一起來港。
“郎朗標準”讓人望而卻步
在香港鳳凰衛視記者閭丘露薇看來,“優才計劃”讓郎朗成為第一個通過者,“絕對是失敗的一筆”。媒體對以“成就計分”進入香港人士的追逐,給公眾造成一種壓力。“當你考慮這個計劃的時候會問自己,到底有沒有這樣的名氣?”
陳詠梅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采訪時也坦言,這是一個誤會。她說:“郎朗絕對不是‘優才計劃’的標準,如果有內地人士因為感覺比不上郎朗而對香港望而卻步,真是很遺憾的事情。”
事實上,在通過“優才計劃”考核的322人中,像郎朗一樣以“成就計分”方式進來的“超凡才能人士”只有42人,其他大部分都是通過專業綜合計分的考核來香港的。
目前通過率超過70%
“香港發展需要”是“優才”最重要的準入標準。《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查閱了目前通過“優才計劃”者的專業方向,人數最多的是金融會計類,其次是資訊科技、電信類,第三是商業貿易類。
負責資格審核的“輸入優秀人才及專才咨詢委員會”主席范鴻齡說,咨詢委員會原則上不會考慮申請者的分數高低,而是更注重申請人的教育背景、事業成就、專業訓練、國際視野及其未來在香港的計劃等。
陳詠梅告訴《國際先驅導報》,截至目前,香港入境處已把451個申請者資料送交到咨詢委員會討論,最終有322人獲得通過,通過率超過70%。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裴闖發自香港)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