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8日電 據澳門日報報道,隨著澳門經濟好轉,沉寂已久的物價問題再次浮上水面。有超市業者表示,近期大米、食油及糖等基本日用品都有不同程度漲幅,前兩者升幅有10%多,但相信不會出現去年“幾日一個價”的情況。
有學者表示,物價上升對弱勢群體影響最大,因該群體收入低及缺乏財富累積途徑,特區政府應加快扶持弱勢群體上樓,協助資產增值,對抗物價壓力。
百貨辦館業零售商會副會長葉紹文表示,近期部分日常用品批發價的確上調,不僅是個別泰國米,食用油都有不同升幅。如花生油,內地花生產量沒有增加,全球需求上升,粟米油則因可改造成生物燃油,需求同樣大幅上升。
另一方面,內地要提高農民收入,生產商收購農作物價格上升,生產成本也上漲,食用油批發價已上升逾10%。另外,砂糖等糖類產品因今年內地甘蔗失收,也有一定升幅。
不過,零售商一般有存貨,如大米及食用品一般可供應一個月,故目前零售價暫無動靜,倘新貨到,個別產品有加價壓力。此外,澳門間接與美元掛鉤,美元貶值,其他貨幣升值,澳門進口商品支付的匯率差價也在增加,未來也有機會反映在物價上。雖然物價有上升勢頭,但相信升勢緩和,不會出現去年般“幾日一個價”的恐慌情況。
也有飲食業者表示,最近購買大米、食鹽及糖等未見加價情況,但也沒有回落勢頭。擔心批發價上升,新春前要捱貴貨;加價又怕影響生意,不加價又難以維本。
有學者表示,物價上升對弱勢群體影響最大,拉開貧富差距。雖然今年中統計局公布住戶收支調查顯示,代表貧富懸殊的堅尼系數由5年前的0.44下降低0.38(1為最大值),降低0.06。扣除政府福利轉移,堅尼系數為0.4,但仍有社工反映弱勢群體生活每況愈下。
無疑,數據反映的是整體現象,如財富累積基礎較好或投身博彩業的居民,收人增加,也有較多金錢投資令資產增值,足夠抵御通脹。但低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較小,財富累積速度慢,甚至沒有“閑錢”投資,資產不斷被通脹蠶食,造成“富者越富,貧者越貧”。
特區政府應該創設公平機制,扶助弱勢群體改善生活,如加快公屋上樓程序,當低收入家庭擁有固定物業后,再透過教育提升財富管理意識,加快弱勢群體資產累積。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