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3日電 如今,內地一些城市出現一種被稱為“亞偷情”的“發乎情,止乎性,外乎婚”的非典型男女關系。香港大公報發表文章表示,這種情感關系,與偷情者不同,類似于婚外密友,而“亞偷情”之“情”,純粹是心理撫慰之“情”,稱作“精神出軌”更確切,雖然男女雙方感情非常融洽,但不發生性關系。
據一家周刊最近公布的調查顯示:八成多女性和男性承認自己在婚姻之外有親密異性朋友。而近七成的女性和逾六成的男性表示,自己與“紅顏知己”和“藍顏知己”之間的狀態是“無話不談,包括隱私話題,但沒有發生過性關系”。
五十歲的男工程師智先生和四十多歲的大學女教授慧女士,每周一次到咖啡廳約會,喝咖啡聊天,他們無話不談,包括生活中的隱私話題,彼此分擔憂愁分享快樂。智先生家有賢妻乖兒,婚姻還是幸福的,只是妻子文化程度低,與他談不來,他內心倍感孤獨。而慧女士的丈夫常年在海外工作,夫妻聚少離多,又無子女,精神十分空虛。兩年前,他們相遇一見鐘情,迅速成為知己好友,享受著心靈慰藉的深度精神快感。但是,他們心中固有的傳統道德底線始終自我約束著,從不越“性”雷池半步,甚至接吻和擁抱都沒有發生過。他們說,這樣很好,與性無關,我們都可以輕松轉身,回到自己的家里。
不過,也有的“亞偷情”,已經發展到“偷情”前的潛伏期。更有的“亞偷情”已經發展到“虛擬偷情”。網絡實時通訊工具讓世界變得越來越小,即使遠在天邊的人,通過互聯網也可以“近在眼前”。相距千里的耀先生和梅女士寫博客認識,互相傾慕對方的才華,于是他們通過電郵、MSN和QQ聊天深入交往,越聊越投緣。半年后,耀先生提出娶梅女士為妻,梅女士嚇了一大跳:“這怎么行啊,你有太太,我有丈夫”,耀先生答:“我說的是到網上虛擬小區登記結婚!本瓦@樣,他們成了網絡虛擬小區的“夫妻”!皝喭登椤钡陌⒂屡c阿芳,則通過電話和互聯網“遠程作愛”。他們認為,這樣的“虛擬作愛”,既不背叛現實婚姻,又無需承擔真實“性”關系可能造成的懷孕疾病風險。
對于“亞偷情”,社會各界贊彈不一。贊成者認為,人不可能不與配偶以外的異性交往,既然同性可以成為密友,異性為何不能成為密友?醰況且婚姻不可能長期保鮮。與自己伴侶以外的異性感情要好,只要不發生性關系,就是合理合法的,大家都不會有罪疚感,只要尺度把持得好,非但不會損害家庭,而且還能調劑婚姻、滋潤愛情。
而反對者則認為,“亞偷情”,始終“見不得光”,一旦公開,要么家庭破裂,要么告別“亞偷情”。內地有知名律師說,他接手的全部涉及“亞偷情”的婚姻問題案例中,如果不控制,毫無例外都會轉化成真正的偷情。因為“人的本性如此,誰也逃不掉,嘗試了亞偷情,就難免想著再進一步,深入發生點什么。”有網友說:“亞偷情就好比亞健康,可能不會要了你的命,但是卻可以讓你的婚姻生活倦怠。”(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