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3日電 香港《星島日報》今日在要聞版報道,在金融海嘯下,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認為,經濟可望在一年之后現起色,而此次金融海嘯沖擊影響最嚴重是中產人士,而他最擔心今年經濟狀況再惡化,未來累計赤字可能不止一千億元,若超過五年未能達平衡預算,也可能違反《基本法》量入為出的要求。他說,現在最重要是同舟共濟,勿花精力時間挑動社會矛盾。
曾俊華分析,金融風暴已出現第二波沖擊,仍未知會否出現第三波,也不知全球經濟危機發展有多深和廣,現時主流意見是世界經濟明年復蘇,要全面恢復需要很多年,但他認為,“起色可能會在一年之后見到。”
他說,香港最大的問題是企業沒有定單,香港對美國市場的依賴性比較強,單是美國內需市場規模便是內地的六倍,如果美國市場不購買產品,單憑內地加強內需,也不能解決問題。他指,過去金融風暴和非典問題都是地區性,出口影響不大,此次金融風暴則是全球性,“沒有出口,對于香港來說的確是壓力巨大。”
對于外界批評此次預算案是“反經濟周期”措施,曾俊華澄清是誤解,認為單與去年特區政府作出多項一次性支出措施比較不公平,若與前年比會較為合理。
他坦言:“我最擔心的就是今后五年,如果年年赤字,累計的赤字會超過千億。這還是正常的預測,如果今年的狀況再惡化,未來累計的赤字會不止一千億。”《基本法》規定特區政府要量入為出,并不需要每年也達收支平衡,他說:“在一個大約五年的中期能夠實現平衡,我還能說不算犯法。赤字太多,香港也難承受。”
他呼吁,現在最需要的是同舟共濟,在金融風暴的沖擊下,“需要自信,不必驚慌……香港社會更加需要和諧,不要自己花那么多精力、那么多時間,挑動社會矛盾,讓社會不團結、不穩定,這樣會影響我們對未來的信心。”
對于有憂慮指,在金融海嘯沖擊下,歐美在港營運銀行會抽走資金,他說,香港有嚴密的監管,金管局要求各家銀行保持規定的資金額度,在香港營運的外國銀行,是不允許因為母公司需要錢,就隨意從香港抽調資金。
現時困難的經濟環境,曾俊華說,政府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除了鞏固香港現有經濟支柱,也會營造新支柱,如科技發展。他認為工業發展形態有新改變,會考慮是否需要興建第四個工業區,適應現代工業需要。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