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三月十二日電 題:濠江多盛事 蓮花更美麗
——澳門特區代表委員談成功實施“一國兩制”
中新社記者 郭軍
政通人和,人民安居樂業,經濟持續增長,游人如潮,一派繁榮興旺的景象......
今年兩會期間,來自澳門的代表委員在接受本社記者采訪時,紛紛表示對澳門的現狀表示滿意,對前途充滿信心,堅信澳門在“一國兩制”的道路上必將獲得更大成功。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繼續堅定不移地貫徹“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全力支持澳門特區政府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繼續維護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澳門特首何厚鏵表示,特區的發展不斷得到國家全方位的支持。在特區發展的關鍵時刻,更獲得國家及時和到位的支持。澳門只要堅持變革,堅持承擔,必將迎來更加燦爛的明天!
經濟社會蓬勃發展
回歸后,澳門從“固本培元,穩健發展”開始,近八年來,澳門特區政府堅持“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為自身發展定位:以旅游博彩業為龍頭,服務業為主體,其他各行業協調發展。如今,澳門經濟逐漸復蘇,本地生產總值年均以雙位數增長,最高一年達百分之二十八。
“回歸前,澳門社會治安混亂,房市低迷,經濟連續四年負增長,市民回歸心切;貧w后,澳門社會穩定,經濟持續發展,市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與內地關系越來越密切!比珖舜蟠、澳門創世企業集團董事長劉藝良感慨地說。
據統計,去年珠海拱北口岸出入境人次已超過七千六百多萬。每天客流量逾二十萬人次,節假日最高達二十八萬人次。澳門人在珠海置業越來越多,內地人到澳門投資、觀光也大量增加。
劉藝良指出:“澳門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離不開國家的支持!盋EPA密切了澳門與內地交往,繁榮了澳門經濟。去年訪澳游客突破兩千二百萬人次,澳門人均GDP已超過兩萬美元。澳門越來越國際化,特別是博彩業開放后,國際財團和投資者涌入澳門,帶動了澳門整體經濟。
談到澳門的旅游文化,全國人大代表崔世平表示,澳門去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中國第三十一處世界文化遺產,這不單是對澳門經濟發展的認同,也是對澳門文物保護所做努力的認同。“隨著文化的發展,旅游業也變得更多元,會展旅游、文化旅游、休閑旅游等都發展得比較快,澳門變得更有吸引力了。”
在開放中堅守傳統價值觀
澳門開放博彩業,繁榮了本地經濟,擴大了就業,保持了澳門的特色。
全國政協委員楊文俊表示,“愛國愛澳,勤勞誠懇,和諧包容,熱情友善”是澳門傳統的價值觀,是保持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道德基石,必須大力維護。
楊文俊說:“博彩業的開放已經不可逆轉,但變革與承擔已經成為澳門發展的主旋律。澳門人在這開放的浪潮中,既要保持良好的傳統價值觀,又要及時吸收外來進步思維。”
楊文俊表示,我們要大力支持特區政府在產業適度多元化和制度建設方面的努力,也要大力支持愛國社團在服務專業化方面的發展,使社團成為維持傳統價值觀的紐帶。這樣,一個繁榮、穩定、和諧的澳門必能向世人展示“一國兩制”的強大生命力。
“三個平臺”溝通內地與海外
全國人大代表、澳門中華教育會會長黃楓華說:“‘一國兩制’是新構想,沒有現成的經驗。但實踐證明:‘一國兩制’在澳門行之有效,澳門是一個非常成功的范例!
展望將來,許多代表委員認為:澳門“背靠內地,面向世界”,憑借獨特的地緣、人緣和歷史文化優勢,必將在“一國兩制”的征途上取得更大成功。
劉藝良認為,澳門可發展成溝通內地與海外的“三個平臺”:葡語國家與內地合作的服務平臺、世界華商進入內地的服務平臺、粵西地區的服務平臺。
全國政協委員馬有禮指出,由于特殊的歷史機緣,澳門與葡語國家形成了密切的關系。目前,澳門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平臺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濠江多盛事,蓮花更美麗。跨入回歸后第八個年頭的澳門,這顆珠江口的明珠更有魅力、更加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