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福州溫泉古稱“龍脈金湯”,至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市區內的不少小區也鋪設了溫泉管道,市民在家就能泡上溫泉。
福州郭小姐就住在福州東水路一個帶有溫泉的小區。不用跑澡堂,在家里就能泡溫泉澡,曾讓郭小姐很自豪。用了一段溫泉后,郭小姐發現溫泉洗不起了,每噸平攤要100多元,從那以后,她再也不敢用溫泉了。
記者走訪發現,福州還有不少溫泉小區業主不用溫泉,名不符實”的溫泉小區還有不少。“
【案例分析】溫泉費用高物業告不繳費業主
郭小姐因嫌溫泉費用高,不繳溫泉費,被小區前任物業告上法院。郭小姐和前任物業的官司,從去年一直打到了今年3月,才判下來。判決書上稱,2007年7—9月和2008年3—4月期間,物業替郭小姐代付溫泉費900多元,而郭小姐一直沒有交錢給物業。
郭小姐告訴記者,她不是拿不出這筆錢,她認為這筆錢出得“有點冤”。溫泉水費一直在漲,2006年每噸才10多元,到了2007年7—9月漲到了20多元。沒想到,到了2008年漲到了每噸100多元,從此小區的業主都不敢用溫泉了。
她認為,物業管理不當沒有及時維修才造成漏水等情況,致使水費上漲。她還舉例稱,2008年3—4月,全小區溫泉水表共計1100多噸,業主抄表只有70多噸,兩者的差額達到900多噸。這些水費都分攤到了個人頭上,每噸溫泉水的價格當然就高了。
管道漏水不保溫 導致溫泉費用高
郭小姐所在小區的前任物業的負責人稱,管道漏水和小區沒有加熱保溫系統,是導致溫泉費用高的兩個原因。
該負責人還說,由于溫泉中含有硫磺等物質,水管很容易腐蝕,一般5~6年水管就會出現漏水現象。管道出現漏水后,他們找電工進行檢查,好不容易發現了一個漏水點,并進行了維修,可是管道內還存在其他的漏水點。他們還找專業人士查漏水點,可是一直也查不出來。另一方面,小區沒有加熱保溫系統,溫泉水很容易冷卻。每次進水都要達到一定的噸數,使用的住戶少了,水很容易涼。涼了以后,他們把這些沒用完的溫泉水排入溝里,才能進熱水,浪費很大。
物業倒貼錢 住戶都不愿意用
“費用太高了,小區的居民用不起。”前日上午,記者來到了郭小姐所在的小區,現任物業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小區有100多戶住戶,使用溫泉的只有5~6戶,現在小區已經停止供應溫泉水。
該工作人員表示,他們進入小區后曾采取倒貼錢的方式,鼓勵業主使用溫泉。當時物業推出20元以下由業主承擔,20元以上由物業補貼的方式,物業每月貼1000多元,可是大家都不用。
物業工作人員郭先生在小區已經工作5年了,郭小姐和前任物業公司打官司的事情他也知道。他告訴記者,當時郭小姐的水表顯示只使用了7~8噸的溫泉水,卻要承擔900多元錢。還有一位業主,使用了30~40噸水,出了4000多元錢。“只有60戶以上業主使用溫泉,分攤才能降低。”
【記者調查】不少溫泉小區停止供應溫泉
昨日,記者對福州市區十多個已鋪設溫泉管的小區進行調查,發現只有少數新小區正常使用溫泉。不少小區開通一段時間就停止了,還有的小區花了巨資鋪設管道,卻因為業主意見不統一而沒有開通。不少小區物業都表示,分攤太大,業主不愿用溫泉。
福州五一南路一小區的物業工作人員說,他們小區以前開通過,現在已經停了。溫泉很容易涼,業主在使用時,先要把冷水放光,熱水才能出來。有的業主放了一缸的冷水后,才開始出熱水,分攤挺大的。
福州東大路一小區的物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溫泉供應公司供應的溫泉一般只有55攝氏度左右,溫泉很容易涼。他們小區采取自采井的方式,水溫可達90多攝氏度。而且,他們采取水管循環的方式,沒用的水流回了井里,省去了加熱的過程,節約了電費。
而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市溫泉供應公司給物業的溫泉費為每噸6.8元左右,可是有的小區分攤水費、電費,導致費用升高。現在小區一般采取循環加熱的方式。有的小區電費分攤很大,有時分攤下來要達到30多元。
市溫泉供應公司:小區內管物業維護
今年,福州啟動創建“中國溫泉之都”,決定把溫泉旅游作為福州“燙金名片”對外推廣。據了解,福州市區地熱異常面積有9平方公里,現已開采的地熱田面積5平方公里。分布范圍北起思兒亭,南至王莊,西自五一、五四路,東到六一路,南北長約5公里,東西寬約1公里。
據市溫泉供應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溫泉作為有償資源,日允許開采量9000多立方米。由于受到日開采量的限制,不允許盲目讓小區增加供應溫泉,目前已經沒有多余的量供增加的小區使用溫泉。
該工作人員還表示,他們一般都委托物業公司收取溫泉使用費。物業管理溫泉時,要估計好小區的每日用戶數和用量,盡量不要浪費。小區內的溫泉管道漏水由小區物業公司負責維護,而小區外的管道漏水則由他們負責維護。(海峽都市報 本網記者 蘇燕梅 實習生 吳國勇 林琰)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