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服務和管理
第二十四條 國務院建立全國對外勞務合作工作協調機制,研究對外勞務合作中的重大問題,協調推動全國對外勞務合作的發展。全國對外勞務工作協調機制由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牽頭,有關部門以及工會組織參加。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對外勞務發展的需要,建立對外勞務合作工作協調機制,協調解決本行政區域對外勞務合作中的重大問題。
第二十五條 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對外勞務合作發展規劃,建立對外勞務合作統計制度。
對外勞務合作企業應當定期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商務主管部門報送開展對外勞務合作的情況,并按照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和國務院統計部門的規定向有關部門報送業務統計資料。
第二十六條 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建立對外勞務合作信息收集通報制度和網絡體系,無償向對外勞務合作企業和勞務人員提供信息服務,定期發布境外就業市場情況、風險提示等信息。
第二十七條 有關外勞務合作協會組織在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制定對外勞務合作合同、勞動合同以及服務合同的范本。
第二十八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地區勞務人員的規模等情況,利用現有人力資源市場的就業服務平臺,建立對外勞務合作服務平臺,無償為對外勞務合作企業和勞務人員提供服務。
對外勞務合作企業應當通過服務平臺招收勞務人員。
第二十九條 國務院商務、外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稅務等有關部門應當加強與國外有關政府主管部門的合作,通過簽署雙邊勞務合作、領事、互免社會保險、避免雙重征稅等有關協議,促進和保障對外勞務合作發展。
第三十條 駐外使(領)館應當加強對駐在國勞務合作項目的跟蹤調研,加強預防性領事保護工作。
外交部門以及駐外使(領)館負責維護勞務人員和對外勞務合作企業合法權益的對外交涉,參與處置外派勞務糾紛和突發事件,為勞務人員提供領事保護。
第三十一條 公安部門依法加強對勞務人員出入境的管理,打擊對外勞務合作領域的犯罪行為。
第三十二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對外勞務合作舉報和投訴機制,及時受理并妥善處理勞務人員以及其他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舉報和投訴。
第三十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照預防和處置并重的原則,建立健全境外勞務糾紛和突發事件預警、防范和應急處置機制。
對外勞務合作企業的注冊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擅自從事對外勞務合作的單位、個人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處置境外勞務糾紛和突發事件。
勞務人員戶籍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配合處置境外勞務事件。
第三十四條 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指導建立對外勞務合作不良信用記錄制度,記錄并公布境內外企業、單位和個人違法開展對外勞務合作和侵害勞務人員合法權益的行為。
對存在不良信用記錄的對外勞務合作企業,有關部門應當實施重點監督檢查。
對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業被遣返回國的勞務人員,自其被遣返回國之日起6個月至3年內不予簽發護照。
第三十五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商務主管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對外勞務合作企業的監督檢查;監督檢查中發現對外勞務合作企業不再具備本條例規定條件的,由注冊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其限期整改;逾期仍達不到本條例規定條件的,不得繼續從事對外勞務合作活動。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未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擅自從事或者變相從事對外勞務合作活動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的規定予以查處取締;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七條 對外勞務合作企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商務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5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主要負責人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禁止其在2年以上5年以下的期限內從事對外勞務合作活動;造成境外勞務糾紛或者突發事件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注銷其對外勞務合作登記:
(一)委托其他單位或者個人開展對外勞務合作的;
(二)接受境外自然人委托從事對外勞務合作的;
(三)以虛假的境外用工信息欺騙、引誘他人出境務工的;
(四)未與境外雇主訂立勞務合作合同,在境內招募勞務人員的;
(五)未依照本條例的規定與勞務人員訂立勞動合同或者服務合同,或者未協助落實勞務人員與境外雇主訂立勞動合同的;
(六)未審查勞務人員與境外雇主訂立的勞動合同內容,或者發現勞動合同內容不符合所在國家或者地區的法律規定或者不符合勞務合作合同約定時,未要求境外雇主及時予以糾正的;
(七)與境外雇主訂立的勞務合作合同以及與勞務人員訂立的勞動合同或者服務合同未載明本條例規定的必備條款的;
(八)與勞務人員訂立服務合同前未向勞務人員出示其勞務合作合同,或者未明確、詳盡地解釋合同條款并充分提示境外務工可能存在的風險的;
(九)組織勞務人員赴境外從事與賭博、色情行業相關的勞務活動的;
(十)不履行相關合同約定的義務,導致勞務人員在境外不能合法居留、工作的。
第三十八條 對外勞務合作企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商務主管部門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主要負責人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禁止其在1年以上3年以下的期限內從事對外勞務合作活動;造成境外勞務糾紛或者突發事件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注銷其對外勞務合作登記:
(一)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在勞務人員出境前保證勞務人員接受崗位技能以及安全防范知識、境外相關法律法規、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培訓的;
(二)未依照本條例規定建立與勞務人員和境外雇主的溝通機制,及時了解和解決勞務人員的訴求,或者發現境外雇主違反當地法律法規或者不履行合同約定,不及時要求境外雇主予以糾正的;
(三)未依照本條例規定派出或者委托至少現場管理人員,或者現場管理人員未及時向駐當地中國使(領)館報到的;
(四)不為勞務人員購買境外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
(五)未制定境外勞務糾紛和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
(六)發生境外勞務糾紛和突發事件時,未及時、妥善處理,或者未向駐外使(領)館和國內有關部門報告的;
(七)通過對外勞務合作服務平臺以外的途徑招募勞務人員的;
(八)未定期向商務主管部門報送開展對外勞務合作的情況,或者未按照規定向有關部門報送業務統計資料的。
第三十九條 對外勞務合作企業違反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和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向勞務人員收取服務費的,由價格主管部門依照有關價格的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
對外勞務合作企業要求勞務人員提供押金或者擔保的,由價格主管部門責令改正,退還押金或者解除擔保;情節嚴重的,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條 對外勞務合作企業拒不承擔境外勞務糾紛或突發事件處理責任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注銷其對外勞務合作登記。
第四十一條 對違反本條例規定、受到行政處罰的外勞務合作企業,由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商務主管部門予以公布。
第四十二條 政府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對外勞務合作管理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
第五章 附 則
第四十三條 中國公民個人到境外務工、就業不適用本條例。
境內企業(含外商投資企業)外派與本單位訂立勞動合同的員工赴境外母公司或者子公司工作,不適用本條例。
第四十四條 對外承包工程中外派人員合法權益的保護,依照《對外承包工程管理條例》的規定執行。
第四十五條 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對外派海員類對外勞務合作的管理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四十六條 中國企業組織或者協助內地公民赴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臺灣地區開展勞務合作,參照本條例的規定執行。
第四十七條 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對我國與特定國家或地區開展對外勞務合作制定相關政策規定。
第四十八條 本條例自 年 月 日施行。
參與互動(0) | 【編輯:鄧永勝】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