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新港油管爆炸引發的大火滅了,油污面積得到一定的控制,可大連新港油管爆炸事故這把“火”卻燒出了一系列問題,值得我們反思。
儲油基地應急能力需加強
大連新港油管爆炸事故,無意中對當地應急能力進行了一次檢驗。結果表明,當地安監體制、安監力量和安監裝備需要加強。
事故發生后,消防部門迅速趕赴現場撲救,900毫米輸油管道的爆炸起火很快處理完畢,而700毫米管道和相鄰容量為10萬噸的103號油罐持續燃燒十幾個小時。撲救過程中,現場連續發生多起爆炸。
記者在事故現場看到,被燒得嚴重變形的900毫米輸油管道和700毫米輸油管道幾乎是并列排列,邊上還有其他管道,管道間的距離很小,一條管道出現事故,容易引起連鎖反應。此外,事故現場的儲油罐的相互距離也很近,包括原油罐、成品油罐、危險化學品罐等。
據了解,事發現場的十個罐體分屬于國家儲備油庫、中石油、西太平洋石油公司等不同公司。而這些罐體在建設當中以建設單位為主,其應急功能建設也都“各自為政”,沒有一個協同配合的統一應急預案。
另外,在撲救過程中,水、電供應還曾出現了問題。有關方面果斷下令取用可能對消防裝備產生不利影響的海水及要求大連供電公司派出發電車,才解決水、電供應問題,這對救火速度及效果造成了一定影響。
就目前正在進行的海上油污清理工作,有關專家表示,目前當地的溢油處理能力尚不能滿足船舶溢油事故的需要,主要是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較低、溢油應急處理設備和裝備短缺、缺少專業應急隊伍、應急力量等。
大連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孫本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次火災事故,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這個地區在應急體制和消防裝備上存在的薄弱與不足,需要今后想辦法逐步解決。”
油庫建設安全標準需提高
爆炸事發地,在幾年前,國家有關部門曾多次發環境影響評估,被指環境風險防范與應急預案不完善,但均未引起重視。
2006年,松花江發生水污染事件后,國家環保總局對全國127個化工石化類建設項目進行了風險排查。而大連大孤新港碼頭山有3個項目被列入檢查名單。
在這三個項目中,大連福佳·大化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5萬噸/年芳烴工程(俗稱PX項目),PX是一種高致癌物,一旦泄漏,對環境影響非常大。國際組織規定這類項目要在距離城市一百公里以外開發,而該地區距開發區才17公里,因而備受質疑。
但經過2006年的整改之后,大孤山化工廠卻越建越多,新港的儲油罐也越來越密。
2009年4月,相關機構就對大連中石油國際儲運有限公司保稅油庫進行了環境影響評估與預警,并形成了一份《環境影響報告書》。
報告書指出,保稅油庫的主要危險是火災和爆炸,在儲存、輸送原油過程中,可能產生泄漏、跑料事故,遇明火則能發生火災、爆炸事故。原油泵房則是各類機電設備集中、操作頻繁、最容易泄漏和散發油氣的場所,在通風不良和電氣設備不符合防爆要求的情況下,有可能發生爆炸。
就在此次事故發生前不久,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的一位專家曾前往當地調研并對大連新港石油儲備基地的安全性提出建議。
該專家認為,當地的石油儲備包括國家儲備、商業儲備和保稅區儲備,面積很大,但是儲油庫比較密集,單個儲備單元都符合標準,但是幾個區聯合在一起就可能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需要統一的安全規劃。
“因此,我當時建議他們在管理體制、運行機制上要更加注意。符合國家安全標準不代表沒有危險性。”這位專家說。
一位安監專家表示:這個事故可以說是一個警示,石油儲備的安全標準都是很重要的,關鍵是要將安全標準盡快提高,在制度設計上做得更好一些,嚴格避免下一次事故的發生。
海洋污染補償立法應完善
實際上,與大火吞噬油罐導致的損失相比,這場災難的真正可怕之處在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因為這次事故,我投的海螺苗全死了,這些損失能賠償嗎?”在新港附近海灘上,55歲的老孫面對著被厚厚的稠油覆蓋的養殖場,發出了無奈的嘆息。
有關專家表示,目前對相關海域的海洋溢油生態損害評估報告至少在兩個月后才能出來。
更令老孫心痛的是,即便將來能夠拿到賠償金,但他也失去了這片海,失去了他賴以生存的生產資料。
大連海事大學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利民說:目前,中國先后加入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近20個有關海洋污染防治和海洋生態保護方面的國際公約,國內也制定了多部海洋環境保護的行政法律法規,如《海洋環境保護法》、《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條例》等。雖然有如此多海洋保護方面的立法,但在實踐中,卻出了海洋環境保護行政執法難、處罰難、追究難等問題。這使海洋生態保護面臨諸多困境。如海洋環境保護法雖然規定,造成海洋環境污染損害的應當排除損害,消除污染,賠償損失。而且還規定由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比如國家海洋局來代表政府對污染破壞者進行索賠,但還缺少對損害標準的認定。
據了解,中石油已經不是第一次與水污染相聯系。2005年的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2009年的渭河重度污染事件,都和中石油有關。但這兩起水污染事件,都沒有任何一方站出來為環境負責。
王利民教授建議,生態污染可以由國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門來代表國家進行索賠。漁民有損失的,大家可聯合起來進行集團訴訟。
可喜的是,日前14個部委針對《生態補償條例》的密集調研中,長期未被重視的海洋生態補償,將來可能會被正式納入生態補償條例的體系之中。
有法學專家表示,希望國家有關部門能夠以這次事故為起點,開海洋污染賠償的先河,讓這樣的污染付出代價。
□新聞分析
本報記者霍仕明張國強
參與互動(0) | 【編輯:鄧永勝】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