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11日電(王雪)二十國集團(G20)峰會11日在韓國首爾召開,與會領導人在峰會首日依舊分歧嚴重,在匯率、經常項目設限等議題上僵持不下。此間專家分析稱,美國利己政策是峰會難以形成共識的“癥結”所在。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專家張斌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財長蓋特納近期提出經常項目設限和美聯儲實行二輪量化寬松政策,是與G20首爾峰會“不合作”的表現,也是本次峰會議題的主要焦點。
張斌說,各國經濟環境不一樣,美國提出的經常項目設限和二輪量化寬松政策,出發點不一樣但效果雷同,都是為了刺激美國的經濟,提升就業率。
美國財長蓋特納提議“經常項目設限”——經常項目盈余或赤字應不超過國內生產總值(GDP)4%,美聯儲6日宣布二輪量化寬松政策——美聯儲將購買6000億美元的美國長期國債,這兩項“利己政策”招致了大多數G20成員國的反對。
張斌認為, 美聯儲注入6000億美元來拉低長期利率刺激更多短期投資,以此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與此同時美元匯率也會被拉低,在出口中獲得更大競爭力,刺激出口增加就業。
但是,美國促進經濟增長的兩項政策是以別國利益受損為代價。有專家指出,注入6000億美元實際上是讓美元貶值,從而稀釋了將美元作為外匯儲備國家的資產;且引起大量熱錢產生,很可能流入新興國家形成資產泡沫,引起通貨膨脹。
張斌說,如果這次G20峰會最后無法就上述問題達成協議,各國發生貿易保護戰的可能性會增大。目前來看,短期內就這兩個問題達成協議很困難。(完)
參與互動(0) | 【編輯:聞育旻】 |
專題:G20首爾峰會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