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首爾峰會即將于11月11日至12日召開,本次峰會將以匯率、全球金融安全網、國際金融組織改革和發展為四大主議題。實際上,G20峰會各種議題的核心仍是國際儲備貨幣或者說世界主導貨幣發行權的問題,這也是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本質問題,而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首先在削弱美國新金融霸權上下功夫。
美國QE2提前開戰
前不久召開的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指出,各成員將努力建立主要以市場為導向、反映經濟發展真實狀況的匯率體系,防止競爭性貨幣貶值情況出現,竭力為一觸即發的“貨幣戰”降溫。然而,沒過幾天,美國就啟動了第二輪定量寬松貨幣政策,即QE2,這距QE1結束僅相隔8個月。今年3月結束的QE1,美聯儲購買了1.25萬億美元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30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和1750億美元的機構證券,伯南克“從直升機上拋撒現金”累計1.725萬億美元左右。但是,從美國的經濟情況來看,QE1收效甚微,除了使大宗商品和股市持續攀升外,經濟增長依然疲軟,失業率從2008年底的7.4%一路上升,在2009年第四季度達到10%以上,其后有所回落,但從今年5月份開始已連續6個月停留在9.6%的高位。
在G20首爾峰會前夕,QE2的推出別有一番滋味,不禁讓人想起去年匹茲堡峰會前夕的中美輪胎特保案,這是在全球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大潮下美國的弄潮之舉,而此次QE2具有明顯的“貨幣戰”之嫌。從QE1到QE2,正是美國推行新金融霸權主義的生動體現。美國開動其印鈔機,瘋狂向全世界輸出美元,通過美元貶值增大世界其他主權貨幣的升值壓力,賺取高額的國際“鑄幣稅”。首先將“私人債務國家化”,然后將“國家債務國際化”,讓別國為美國的危機買單,這就是美國慣用的“以鄰為壑”的貨幣政策。
作為美國最大的債權國,中國正面臨“貨幣戰”的嚴峻考驗。美國不斷對人民幣匯率施壓,從表面上看,美國是想通過人民幣升值與美元貶值,擴大對華出口,縮小對華貿易逆差;而實際上,其本質意圖是使中國持有的巨額美元資產縮水,向中國轉嫁債務;并依照美國金融資本的意志,撬開中國金融市場的大門。推出QE2,就是美國企圖繼續用通脹上升換取負利率,讓美元貶值,使美國變成一個世界流動性泛濫的出口,這將不斷推升全球通脹壓力,嚴重沖擊世界經濟。
新金融霸權主義的邏輯
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之后,國際貨幣體系基本上是圍繞美元展開的,美元是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或者說世界主導貨幣,現行國際貨幣體系只是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副本”。在這一體系之下,黃金非貨幣化,貨幣發行徹底擺脫黃金儲備約束,完全建立在信用基礎之上,美國憑借國際貨幣體系的“中心國”地位,逐步以國際鑄幣稅特權建立起了新的金融霸權。美國貨幣政策具有國際主導權,擁有向世界輸出貨幣的特權,可以不受限制地根據國內經濟的需要發行貨幣,把外部失衡調節的責任轉移給其他國家,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世界中央銀行”的角色,而其他國家則成為它輸出通貨膨脹和攫取實物資產的對象。
國際鑄幣稅構成了新金融霸權的主要內容,新金融霸權確立的標志就是整個世界體系由世界性通貨膨脹向中心通貨穩定、外圍通貨失控乃至爆發區域性金融危機的矛盾格局轉化。金融全球化淪為新金融霸權主義的工具,即美國以金融資本輸出掠奪其他國家的實物資本和自然資源。然而這種模式不具有可持續性,美國日益穩定,而其他國家不斷蝕空,國際鑄幣稅負擔越來越重,國內通貨面臨失控趨勢,各國都不愿意承受美國貨幣的巨大貶損,新金融霸權終究要崩潰。
全球積極應對之道
必須積極參與國際經濟調節。在全球經濟調整的大背景下,傳統經濟理論“兩只手”開始變為“四只手”,國際“看得見的手”與“看不見的手”對國內經濟的影響逐漸加強,而國內“看得見的手”與“看不見的手”在開放經濟條件下對國內影響逐步淡化。在全球經濟不平衡的背景下,國內問題國際化、國際問題國內化,已經成為普遍現象;經濟調節的國際化成為一種必然,必須強化世界各國貨幣政策的國際協調,積極通過雙邊和多邊體系進行匯率協調和資本監管協調,加強全球經濟合作。
推動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由于國際貨幣體系的內在缺陷,使得全球經濟出現周期性失衡,所以,應該積極推動國際貨幣體系的合理化改進,而這種改進的核心就是要削弱美元的“世界主導貨幣”地位。G20作為當前世界經濟大國主要的對話平臺,要在削弱美國新金融霸權上積極發揮作用,在IMF配額和管理改革取得積極進展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機構中的發言權和代表性,完善多邊國際協調機制,切實推動世界經濟平衡增長。
從中國來講,必須積極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讓人民幣盡快成為國際上普遍認可的交易、計價、結算和儲備貨幣,逐步扭轉中國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逆境,有效解決中國貿易大國與金融小國的矛盾,實現大國向強國的根本轉變,讓人民幣融入到國際儲備貨幣體系中去,打破現在美元、歐元主導下國際儲備貨幣格局,促進多極化儲備貨幣體系的建設。(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 馬濤)
參與互動(0) | 【編輯:孟欣】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