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央行重啟加息政策以及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加強,有關“熱錢流入”的種種猜測再次升溫。而國家外管局最近通報了針對“熱錢”的專項整治行動,無疑是一記打擊“熱錢”的重拳和釋放了一次監管信號。
六家銀行遭通報
從2010年2月份開始,外管局在部分外匯業務量較大的省市組織開展了應對和打擊“熱錢”的專項行動,加強了對無真實貿易或投資背景違規跨境流動資金的打擊。
10月28日,外管局通報稱,截至2010年10月底,共查實各類外匯違規案件197起,累計涉案金額達73.4億美元,已立案和處罰違規案件178起。
在此次專項行動中,外管局對銀行結售匯、短期外債、離岸金融、外匯資金來源和運用等業務進行了重點檢查。從檢查情況看,有部分銀行重業務拓展,輕合規經營,在辦理結售匯等業務中,沒有嚴格履行真實性審核義務,使“熱錢”有機可乘,影響國際收支平衡和經濟金融健康穩定發展。
其中有六家銀行被外管局點名通報,分別為工行福建省分行營業部轄屬臺江支行、農行成都光華支行、 建行江門市分行、中行寧波鎮海支行、德國北德意志州銀行上海分行和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廣州分行。
此外,外匯管理局強調要繼續加強對銀行外匯業務的監管。10月27日,外管局還發布了《關于實施進口付匯核銷制度改革有關問題的通知》,表示在外匯形勢發生變化以及貿易主體實施不當行為時,外匯局將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同時實施嚴格的分類監管措施,并對違規企業予以處罰,依法嚴厲打擊“熱錢”跨境流動。
抑制“熱錢”需輔助措施
“國家外管局此次高調宣布專項整治‘熱錢’的結果,意在警告國內銀行等金融機構在操作業務時一定要符合規定,嚴控‘熱錢’流入路徑。在‘熱錢’流入預期強烈的情況下,這種措施尤為必要。”一位外資銀行外匯分析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10月19日,央行宣布了30多個月以來的首次加息,不少業內人士擔心,中美利差的進一步拉大,將會加劇熱錢流入壓力。
興業銀行經濟學家魯政委對本報記者表示,要想有效遏制“熱錢”的流入,首先必須明確吸引它的目標要素,而利差非熱錢流入的主因。
他認為,一個強有力的反證是,今年以來,中美利差一直是穩定的,但4—6月份國際資本是流出的,外匯占款從此前的2000多億元一直下降到1100億元,而7—9月份外匯占款則逐月增加,從1700億元迅速增加到接近3000億元。在前后的反差之間,唯一發生變化的是6月19日央行表態要“進一步深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這次表態點燃了市場對人民幣的升值預期,造成國際資本流入速度加快。“因此,是升值預期而非加息,才是國際熱錢流入的主要動力。”
為避免雙重緊縮政策效應的疊加,加息之后,作為中美利差拉大后的輔助措施,魯政委稱,還需要進一步擴大人民幣對美元的波動幅度,動態調整國際資本管制措施。在國際資本管理中,強化以主體為主的黑白名單管理制度,以便在加強管理的同時能夠繼續方便用匯。
參與互動(0) | 【編輯:孟欣】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