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
銀行收費不該非對稱接軌
銀行收費,無論是收費項目還是收費數量都越來越多,用戶抱怨連連。對此,銀行的解釋總少不了冠冕堂皇的五個字“和國際接軌”。是的,從原本近于公用事業(yè)的定位向商業(yè)化運作轉型,銀行服務收費無可厚非,向國際同行學習也是快速成長之路,但是在收費“和國際接軌”的道路上,只想占便宜不想付出成本的非對稱式接軌法,才是惹用戶抱怨連連的關鍵原因。
非對稱接軌,首先表現在境內銀行收費項目接軌,服務卻未曾接軌。以非議不斷的賬戶管理費為例,這的確是國際上通行的收費項目。但是,在收費的同時,境內銀行卻沒有提供相應的服務。以香港開戶的賬戶為例,每個月都可以收到銀行寄過來的當月明細賬單,甚至離開香港都依然可以通過航空郵件收到相關賬單。此外,香港銀行所有重要的業(yè)務更改尤其是收費項目和服務的變更,亦會寄上相應信函確保你知曉。同樣交了賬戶管理費,境內銀行有沒有提供相應的賬單服務?別說賬單服務,當銀行要新增或更改某筆收費項目時,至多在網點、網站及報章上做一個通告,全然不管銀行用戶是否真正知曉——大量“銀行亂收費”的投訴,恰恰就是因為銀行的這種告知不到位造成的。
非對稱接軌,更表現在境內銀行在免費項目上不愿意與國際接軌。境內銀行推出網上銀行專業(yè)版已有多個年頭了,用戶必須支付數十元至上百元的費用購買一個U盾小硬件才可以使用相關業(yè)務。海外許多領先的銀行,同樣在大力推廣網上銀行,同樣推出了必須硬件支持的網上銀行——但是相關的密鑰硬件全部是銀行免費贈送的——只有用戶遺失后再次要求領取時才需要支付工本費。因為普通網銀不安全,才需要專業(yè)版網銀,說到底是銀行的責任,理該銀行承擔責任。事實上,國際主流銀行也是這么做的,但是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境內銀行卻突然“耳聾失明”,絕不喊著要和國際接軌向用戶免費提供了。
“和國際接軌”,這應該是銀行的發(fā)展方向,而不單純是銀行收費的借口。今時今日,許多年輕一代花個兩三元換個手機鈴聲都毫不在乎,可見他們對于收費服務并非絕對排斥。在這樣的前提下,銀行的收費項目依然非議如此之大,銀行是該反思一下,是不是沒能向用戶提供物有所值的服務,才導致用戶對收費反對聲連連。(記者 張佳昺)
廣受爭議的銀行收費
-密碼重置費 10元雖然不多,但也心疼,還是密碼貼在額頭上,勿忘,否則重置要付費。
-小額賬戶管理費 一個月3元,一年36元,利息趕不上管理費。
-跨行取現 一次就2元,錢雖少,可次數多啊,一個月下來,比打車取錢還貴。
-電話銀行手續(xù)費 咱給銀行網點減了負,可咱還要為他們買單,這算啥事。
-賬單打印費 持卡人看自己的賬目明細還要付錢,這是哪家的規(guī)矩?
-同行異地取現費 一個招牌沒用,同名不同家,要取錢請付費。
-信用卡超限費 刷卡時不告訴你透支超額度,但結賬時要問你收錢。
-信用卡利息費 只要沒還清欠款,哪怕欠一分也按全額計算利息,簡直是還多還少一個樣。
-轉賬失敗費 轉賬失敗了,銀行不但不擔責,還可以坐拿手續(xù)費。
-短信提醒費 接到銀行短信要小心,弄不好這是收費的開始。(新聞晨報)
參與互動(0) | 【編輯:梅玫】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