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眾議院29日審議通過了“以貨幣改革促公平貿易法案”,耶魯大學杰克遜全球事務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史蒂芬·羅奇在《紐約時報》上發表文章指出,如果華盛頓要限制對華貿易,不論是通過迫使中國大幅提升匯率還是采取貿易制裁手段,都將會惹火燒身。《環球時報》30日刊發了此篇文章,內容如下:
美國《紐約時報》9月28日文章,原題:培養中國消費者
強迫中國調整匯率是一個重大歷史性錯誤。筆者認為,美中經濟關系緊張是因為兩國存在兩點相同之處。首先,我們都特別關注工作崗位。在美國,我們持續與失業率攀升以及就業問題作斗爭。在中國,決策者則擔憂“社會穩定”問題。換言之,全面就業、吸收剩余農村勞動力以及減少社會不公都與“和諧社會”的追求相一致。其次,中美都存在出口、投資、消費和儲蓄所占GDP比例不均衡的問題。雙方共同的關切導致了兩國之間的緊張關系。
不過,匯率調整沒有用。即便從最好情況來說,匯率調整也只是一種間接的解決方案,而且針對的只是導致兩國關系不平衡的諸多問題之一。在最壞情況下,匯率調整可能引起貿易戰。在競爭激烈的世界中,很難保證匯率變動能實現讓外國客戶受益的價格調整,進而縮小貿易不平衡。
與人們普遍接受的觀點不同,美國不是與中國存在雙邊貿易問題,而是與許多不同國家存在多邊貿易問題。為什么美國出現赤字呢?因為美國人不儲蓄。人類現代史上沒有任何一個領先強國像美國一樣存在如此嚴重的儲蓄不足問題。如果華盛頓要限制對華貿易,不論是通過迫使中國大幅提升匯率還是采取貿易制裁手段,都將會惹火燒身。中國完全可能對美國出口商進行報復,并從其他國家購買商品,或者也會限制對美國國債的購買。這時美國就不得不通過其他國家想辦法支持本國的預算赤字,應對國內儲蓄不足的問題,而且成本會更高。其最終結果就是美元被進一步削弱。
華盛頓仍然不愿應對前所未有的儲蓄不足問題,而是借指責中國來逃避責任。找人背黑鍋是不錯的政治手腕,但通過雙邊手段解決多邊問題在經濟學上根本行不通。與匯率調整相比,刺激中國國內消費需求是一種更直接的降低儲蓄率和減少貿易不平衡的辦法,其潛在的不穩定影響也會低得多。
作者史蒂芬·羅奇,耶魯大學杰克遜全球事務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汪品植譯
(環球時報)
參與互動(0) | 【編輯:梅玫】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