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清算銀行(BIS)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為118.64,結束了連續兩個月的跌勢,環比上升0.62%,而名義匯率則繼續小幅下降至114.12,環比下跌1.38%。二者走勢再次出現分歧。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張斌昨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一般來講,名義和實際有效匯率的走勢應該是一致的,此次出現分歧說明價格因素是影響實際有效匯率下跌的主要原因,這意味著中國與美國、歐洲等主要貿易伙伴的通脹差異仍然較大。
此外,8月份,美元指數在7月份大幅下跌后,止跌震蕩反彈,從80.94升至83.15,導致人民幣兌歐元、日元等非美貨幣有所下降,因此名義匯率出現了一定跌幅。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從名義有效匯率的跌幅來看,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總體仍比較穩定,跌幅并不明顯。“匯改重啟以后,人民幣名義匯率連續兩個月下跌,這也為人民幣近期的回調提供了空間。”魯政委對本報說。
本周,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連創匯改以來新高,9月16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7181。
魯政委還表示,目前中國順差余額仍然較高,加上來自國外的升值壓力,這都導致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升幅明顯。張斌則認為,目前人民幣的升值幅度并不大,并且繼續在央行設定的區間內波動,未來人民幣還有進一步升值的壓力。(楊斯媛)
參與互動(0) | 【編輯:曹文萱】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