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財政部透露,財政部、國家發改委、人民銀行和銀監會已聯合下發《關于貫徹〈國務院加強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相關事項的通知》,就加強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管理作出具體部署,要求各地財政部門在10月31日前上報地方融資平臺公司債務清理核實情況。
地方融資平臺問題一直被當做經濟社會發展的定時炸彈,因此,官方多次針對地方融資平臺問題發文,如今,管理細則也已浮出水面,許多人擔心,地方融資平臺巨額的不良貸款將使這次清理工作困難重重。
地方融資壞賬風險額或1.76萬億財政部表示不會形成系統性風險
18日,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信貸管理部負責人表示,“若嚴格按照征求意見清查平臺貸款,未來整個銀行業不良貸款余額可能翻番!
《通知》明確,清理核實的債務是指融資平臺公司在今年6月30日前通過直接借入、拖欠或因提供擔保、回購等信用支持形成的債務。
據了解,來自官方的分析顯示,真正存在銀行呆壞賬風險的地方貸款約是1.76萬億元。
根據7月份銀監會召開的經濟金融形勢通報會議公布,截至6月末,我國商業銀行地方融資平臺貸款達7.66萬億元,而其中占比23%的貸款都是項目借款主體及擔保不合規或貸款本息償還存在嚴重風險的貸款,這些第三類貸款則是這些地方融資平臺貸款中最大的隱患。
某股份制銀行風控部門負責人坦言,盡管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貸款應按上述要求計入不良貸款,但估計數字不會少,地方分支行壓力很大。一位金融專家表示,“即便以20%不良貸款計算,整個銀行業應補充計提撥備達6100億元,這相當于將2009年整個銀行業的利潤規模,假設銀行業2010年盈利整體增長23%,整個行業凈利潤也就8000億多一點。”
但是,也有消息顯示,情況并沒有想象中嚴重,上海銀監局局長閻慶民表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問題并不像此前外界預估的那么大,風險主要是集中在縣鄉鎮層面。”
昨日,財政部負責人表示,“融資平臺公司貸款的確存在一定風險,但目前整體風險可控,不會形成系統性風險。”
這位負責人稱,從貸款增速看,融資平臺公司貸款增速逐漸下降。今年上半年融資平臺公司貸款新增額占上半年全部新增貸款的比例比2009年全年下降約三分之一,融資平臺公司貸款占全部貸款的比例比年初也有所下降。
從風險程度看,多數貸款項目能夠產生穩定、充足的現金流量,可覆蓋貸款本息,另有部分貸款確實存在還款來源不足的問題,但通過變更貸款主體、增加押品或追加擔保等風險緩釋措施,其風險狀況會得到進一步改善。
巨額壞賬由誰承擔?專家稱可能要全民埋單
如此巨大的呆壞賬規模,商業銀行必將承受巨大風險。有銀行人士表示擔心,若果沒有明確規定還款措施和責任,銀行可能會成為這1.5萬億元撥備的最終買單人。而這些在政府出臺的細則里并沒有過多提及。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張曙光認為,由于地方債風險的加大,四大行將有可能面臨二度不良資產剝離,以目前的地方財政水平,難以償還這些債務。
但中國社科院金融實驗室主任劉煜輝表示,中國銀行業作為中國經濟最強勢、最具決定性地位的部門,不僅是“大而不倒”,“小”也不會倒。任何小的一個金融機構發生倒閉,或者清算,中國政府都會在第一時間,將危機摁在萌芽狀態,不會讓它產生蝴蝶效應,從而演變成系統性的金融風險。
張曙光表示,要解決地方融資平臺所產生的債務問題幾乎都是需要靠全民埋單來加以解決,除了通過中央財政兜底加以解決之外,還可以通過全民所有制的國有資產變現來償還,即中央企業和地方國企通過資本市場以股權變現的方式加以解決。
他認為,如果政府不愿意采用上述兩種辦法做的話,也可以運用過度的貨幣發行的方式來解決,即通過貨幣貶值和通貨膨脹的方式,使得原有的巨額地方債務“變毛”,減緩地方的還貸壓力。
會否導致一批“半拉子”工程專家建議采取多種方式加以處理
雖然,中央此次清理地方融資平臺,力度很大,但很多人士擔憂,此次清理牽涉面太廣,會受到諸多利益集團的影響,最終效果并不能達到預期程度。
某地方銀監局人士也認為,想要厘清地方融資平臺并不容易,多年以來,地方人民銀行、銀監局、商業銀行都是依靠地方資源生存的,和地方政府、企業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地方融資平臺清理不僅牽涉到商業銀行的利益,對地方政府而言也是一次重大的改革,清理導致的壞賬會否導致一批“半拉子”工程出現,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場研究室主任曹紅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清理融資平臺重在防范風險,而不應因此制造新的風險。這應成為融資平臺清理工作的出發點和指導方針。應根據不同地區、不同類型項目、不同信用等級的不同情況,對既有融資平臺分類采取多種方式加以處理。對于未來城鎮化建設中此類融資需求,也應采取區別對待的方式,而不應一刀切式地將地方融資平臺這一中國城鎮化發展的有效融資渠道全面加以否定。
有觀點說中央財政比較殷實,對地方債務有能力也應該兜底,曹紅輝就認為,如果不加以及時糾正和整改,總規模盲目擴張,就可能造成失控,以至中央財政無法負擔。加強中央對地方負債總規模的及時有效的統計監測,以及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記者 呂天玲 實習生 鄢杜賀周祖燕周思)
參與互動(0) | 【編輯:郭嘉】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