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最終目標是使人民幣成為可兌換貨幣,中國選擇現在恢復匯率彈性條件是成熟的。在我國人民幣可兌換沒有官方時間表。
易綱表示,人民幣成為可兌換貨幣的目標在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上就已經決定。中國是1996年實現經常項目可兌換的,從那時到現在,已經有15年了,已經長于國際上從經常項目可兌換到資本項目可兌換時間的平均值。由于中國很大,發展不平衡,這個問題更加復雜,在我國人民幣可兌換還沒有官方時間表。
易綱還指出,目前人民幣升值壓力已經減弱了很多,現在人民幣匯率其實離均衡水平,比十年以前已經近了很多。現在不具備匯率大幅波動的基礎,有條件保持靈活的匯率機制,也可以保持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對于匯率與通脹的關系,易綱指出,升值首先抑制了輸入型通貨膨脹。中國經濟勞動生產率的不斷提高決定了貨幣幣值的總體趨勢。升值多一點,通貨膨脹就可以少一點。如果名義匯率不動,那通貨膨脹就得多一點。
對于匯率升值對外貿的影響,易綱認為匯率調整并沒有影響出口,出口反而大幅度增長,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提高中國產品的增加值,并且都發生了。
對于人民幣會否成為儲備貨幣,易綱表示要謙虛謹慎,要韜光養晦。如果別人選擇人民幣作儲備貨幣,我們也不阻撓,這是市場需求。但是不去使勁地推動。千萬不要人家一給戴高帽,就覺得人民幣真的離儲備貨幣很近,其實差得很遠。
參與互動(0) | 【編輯:王安寧】 |
相關新聞: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