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低利率環境以及羸弱股市拖累,今年上半年的保險投資收益率為1.93%,較去年全年6.41%的投資收益率大幅下降。
今年新增保費和到期再投資資金增加較快,預計超過2萬億元,對于這2萬億元保險資金的投向,有業內人士對 《每日經濟新聞》表示,盡管目前債券的到期收益率處于下行趨勢,但鑒于久期匹配的壓力以及投資渠道的缺乏,債券市場仍將是保險資金的主要投資方向。
上半年債券投資總體穩定
業內人士表示,2010年上半年保險機構投資于債券市場總體穩定。當前,我國保險資產的投資配置已接近國際通行水平:固定收益投資占70%~80%,權益投資占10%~20%,其他投資占10%左右。(美國壽險投資也以債券和股票投資為主,2008年兩者占比合計達到80%。)
對于2010年上半年保險資金投向債市的情況,申銀萬國分析師孫婷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投資于債券市場的保險資產一直比較穩定。“今年上半年債券投資仍然比較穩定;因為保險公司的投資一直偏向穩定。”
孫婷稱,目前保險公司80%左右的資產投資于固定收益類資產,總投資收益中有50%來源于固定收益投資所產生的利息收入。
在當前股市下行、銀行存款利息較低的格局下,為了消化不斷增加的保費收入,保險機構加大了對債券的配置,以彌補協議存款和權益類投資的不足。
而從債券市場的表現來看,今年上半年短期利率上行、長期利率下行,期限和信用利差都在收窄。
債券市場數據表明,2010年以來,中長期債券收益率下降40~50基點。與年初相比,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下降了30.8基點,10年期企業債和金融債分別下降了49基點和49.6基點。而超長期國債方面,2010年年初發行的50年期國債利率僅4.03%,較2009年底的4.3%下降了27個基點。
東北證券的報告顯示,2010年年初以來,債券市場收益率曲線尤其是中長端呈震蕩下行走勢;短端由于受到資金面趨緊影響收益率曲線上行。年初到3月初期,由于新債供給不足和公開市場大量資金到期,即使央行兩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商業銀行對債券配置需求仍然旺盛,從而帶動收益率下行。4月中旬國家出臺房地產新政和歐債危機升溫,疊加效應放大了資本市場對全球經濟復蘇的悲觀情緒。避險情緒帶動中長期收益持續走低,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下探至3.2%。5月各期限收益率表現出短升長降的走勢,收益率曲線明顯扁平化。
而光大證券分析師肖超虎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指出,2010年6月,債券收益率曲線扁平化,雖然國債收益率曲線小幅上移,但上升空間有限;保險資金繼續面臨投資收益率低于預期的壓力。
此外,從投資品種上來看,保險公司在債市的新增資金主要是投向了收益率可觀的企業債。與年初相比,企業債與國債的利差增加了80基點。“因此,保險資金對債券的配置主要是對企業債的配置。”
下半年債券投資壓力大
對于2010年下半年的投資策略,業內人士表示,由于對加息預期還存在分歧,保險機構下半年債券市場投資面臨困局;但鑒于久期匹配的壓力,保險機構對債券的配置量仍將增加。
孫婷稱,2010年以來中長期加息預期明顯減弱,“中期低息成大概率事件”。她表示,在當前經濟形勢下,盡管面臨通脹風險,但由于宏觀經濟層面有較大壓力,管理層短期選擇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國泰君安分析師彭玉龍亦認為,“從更長一點的周期的來看,由于我國進入一個相對低增長階段,類似于2001年開始的經濟周期,低利率很可能維持較長一段時間。”
而東北證券分析師趙新安稱,盡管目前債券的到期收益率處于下行趨勢,但鑒于久期匹配的壓力,保險機構對債券的配置量仍將增加。
“自2010年初以來,國家實行了多項緊縮性政策,這些政策的效應在今年下半年可能會進一步釋放。”
“在此階段實施加息和上調準備金率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在這種預期下,大量資金涌入債券市場,導致債券的收益率大幅度下降。”
另外,他表示,由于銀信合作被叫停,通過銀行渠道發行的投資產品收益率下降,投資型保險產品面臨的競爭壓力減小,對保險資金的投資收益率要求隨之降低,因此,盡管收益率下降,保險機構的債券配置量依然將增加。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2010年下半年長端利率上行是大概率事件。中信證券研究部分析師黃華民表示,預計下半年針對地產以及地方融資平臺的政策將完成最后一只靴子落地,信貸政策將比上半年相對寬松,市場擔憂的利空因素將全部兌現,政策暖風將引導市場的風險偏好上行,長端債券市場利率有望步上上行通道。
黃華民表示,新增投資品種將提升除股票外的核心收益率。“隨著新保險法的修訂實施,允許保險公司進入不動產投資和PE等投資領域;在未來政策上應進一步引導保險公司拓展至相關領域。”
“未來如保險公司可以參與股指期貨進行套期保值,或被允許參與融券業務,將給保險公司帶來新的收入來源,穩定收益率并可以有效提高資產的運作效率,長期而言對保險公司是有意義的。”
昨日(7月20日),上海市市長韓正透露,上海市正在研究推進公共租賃房的建設和運營,而保險資金和企業年金有望進入這一領域。( 賀麒麟)
參與互動(0) | 【編輯:李瑾】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