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錢貫穿銀行業整年
根據一季報,14家上市銀行一共取得1422.75億元的凈利潤,收益不俗,但為何仍急于融資?國泰君安分析師伍永剛認為有三大因素導致銀行仍然缺錢——第一,由于去年的信貸超速增長,去年銀行業的信貸增長達到了31%以上,這是從來沒有過的;第二,去年銀行業凈息差下降幅度比較大,導致在信貸如此高速增長的情況下凈利息收入還是負增長,這兩方面原因導致風險資產增加而內部資本積累減弱,因此資本充足率下降;第三,監管層提高了資本的監管標準,原來的標準是巴塞爾協議的要求,銀行核心資本充足率只要超過4%,資本充足率只要高于8%即可,同時核心資本只要超過5%,就可以發次級債券。
“現在對股份制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要求達到7%,資本充足率為10%,對大行的資本充足率要求則更高!蔽橛绖偙硎,這幾方面的要求,使得銀行不得不繼續融資以提高資本,“補充資本無非是內部積累和外部補充,現在內部積累下降,自然要求外部補充融資。 ”
瑞銀證券也強調了資本充足率的重要性:“資本金不足的銀行將無法擴張風險加權資產,甚至可能需要不斷縮減風險加權資產,以便將所需補充的資本金數額降至最低。 ”
而銀監會最新全面叫停銀信合作更是再度斷了銀行的一條融資渠道。資深財經評論員譚浩俊提出:銀行目前并不完全是銀行真的資金緊張,而是銀行信貸結構和資產結構嚴重失衡。因為,去年的天量信貸,絕大多數都貸給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國有企業和開發商。而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農村經濟組織等獲得的信貸支持相當有限。所謂的銀行資金緊張,更多的也是銀行把錢“沉淀”在政府融資平臺、房地產市場等造成的。
【專家】
銀行再融資是戰略需求
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泠一博士告訴記者:“從宏觀背景來看,銀行再融資是行業正規融資渠道之一,基本符合經濟戰略需求。銀行上市融資是為銀行后續資金擴充打下基礎,更是在發展全球經濟布局的前提下,為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做鋪墊。 ”他表示,對普通股民而言,大銀行上市,尤其在大盤處于低迷狀態的時候,就是純粹的“圈錢”行為。但據他觀察,現行大盤呈現指數低、破發可能性小、價格與實際價值接近等特征,是十分有利于未來可持續發展的表現。
事實上,有許多分析師持有類似相對肯定的態度。財經評論人葉檀發表評論指出:“上市金融機構再融資是既定方針,是出于中國經濟轉型的戰略所需。一可以補上去年天量信貸的缺口,二能增強未來的抗風險能力,三是為了彌補中行等持有美元較多的金融機構的虧損。 ”
參與互動(0) | 【編輯:李瑾】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