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至今已近兩年,但學界對于這場危機根源的討論依然沒有停止,尤其對于中國金融創新的探討更顯積極。
7月6日,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和金融學教授許小年在“金融創新的道路與前景:探尋中國金融市場發展的邏輯”高端論壇上指出,金融危機的爆發一味地指責華爾街是不合理的,美聯儲因監管決策不正確也同樣難辭其咎,美聯儲在金融危機爆發后擔當著一個“救火者”的角色,然而“救火者本身就是縱火者”。在其看來,金融創新的監管存在一個政策上的兩難。如果把金融創新完全交給市場管理,由于激勵機制的內在缺陷,金融創新往往是高收益、低風險,很有可能創新過度;如果完全交給政府監管,金融創新往往是低收益、高風險,很有可能創新不足。因此金融創新的監管“不是在魔鬼和天使之間進行選擇,而是在兩個魔鬼之間進行選擇”。
美國的金融危機究竟對中國金融創新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專家認為,影響是多方面的。“如果沒有次貸危機引起金融危機,股指期貨可能比現在早推出。”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汪昌云說。從股指期貨推出的兩個多月來看,成交量比較平穩,市場目前是健康的。
汪昌云認為,中國投資者和市場對創新的需求很大,也很沖動,“所以每當一個新的產品和機制出來之后,市場需求都會表現很好。股指期貨出來之后雖然有那么多限制,但成交量還是很大,可想而知,如果不受限制的話市場可能會擠爆,甚至會導致關門。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理解監管部門的想法,起初做了很多限制之后慢慢穩步推出,因為中國市場有自己的特點,對新的東西比較熱衷,熱衷之后便很有可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從而導致創新失敗。”
在談及金融創新中的金融衍生產品時,多位專家提到了要不要在中國發展CDS(信用違約互換)的問題。如何讓它成為一個有利的金融工具,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國際部副主任萬泰雷認為,首先這個產品必須結合實體經濟的實際需求,其次要由簡入難循序漸進,第三便是不能讓它成為無限投機的工具,堅持這三點原則,CDS就能向好的方向發展。據了解,目前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正在研究推出這一風險緩釋工具。
“中國正在大量推出衍生品創新,盡管金融危機發生之后我們有利率互換,我們仍打算進一步分散風險,這是二級市場衍生品的方向,盡管國外帶‘C’、‘D’字母的產品廣被詬病,我們仍然要推出“C”字母的產品,因為在中國面臨的不是創新過度,而是創新不足的情況。”萬泰雷說。 (記者 黃晶華 實習生 邱瑟)
參與互動(0) | 【編輯:梁麗霞】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