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6月15日電 題:土食者·低碳餐·免刷碗——世博會展現未來家居廚房新生活
中新社記者 殷春永
世博會總是與“吃”難以分離,1893年芝加哥世博會,琥珀爆米花誕生并受寵;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會,蛋筒冰淇淋成為“明星”。上海世博會,除了火爆的餐廳提供了各國美食之外,中新社記者采訪發現,世博會展現了城市居民未來的廚房新生活,它將變得更加便捷、科學、健康、智能、低碳、環保。
“只食用在離自家100公里以內生產出來的食物”,世博會主題館的城市地球館介紹此類人為“土食者”,并且這“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潮流”,因為這樣可以減少食物長途運輸帶來的污染。其實,在紐約等城市出現了許多這類被稱為“土食者”的居民,他們還自己種植蔬菜,然后賣給當地市場。
城市居民在自家廚房種菜或將普及,世博會“天下一家”活動中展示2015年城市的廚房生活折射了這種可能。與廚柜外形一樣,這塊“菜園”有些像烤箱,里面自上而下一層層種植著蔬菜,采取無土栽培的方式。工作人員介紹,這是一款“全封閉智能環控型植物生產系統”,在室內通過人工控制光、溫度、濕度、養分等條件,可以使蔬菜完全擺脫現在所依賴的季節、土壤、氣溫等環境因素的制約。
無獨有偶,上海企業聯合館里的“家庭光波菜園”亦是如此。工作人員楊彥青說,以后每家每戶都可以種菜,沒有農作經驗也沒關系,只要懂得這套設備的操作方法,人人都可以種菜,甚至在任何地方。
現代社會許多年輕人不懂烹飪。在城市最佳實踐區的上海案例“滬上生態家”,灶臺中間有一臺平板電腦,功能就包括了“烹飪手冊”;北京案例“國奧村”的廚房里,電腦能告訴主人“各種營養餐的搭配”,并注明材料和調料,還有詳細的操作步驟。“80”后工作人員吳丹推薦說,屆時我們就可以“按電子菜譜現學現做”。
上海企業聯合館更是由機器人“掌控”廚房,炒菜機器人經常現場為世博參觀者送上一道道美食。館方介紹,這兩臺機器人能夠烹制600多道菜,如宮保雞丁、水晶蝦仁、魚香肉絲等家常菜“信手拈來”,僅五六分鐘就能烹制完成。“營養和口味都是標準化的,不用擔心食品安全與衛生的問題,還可以控制卡路里等指標。”
在倫敦案例零碳館,其餐廳推出了多種“低碳餐”。這里的甜點有些與眾不同,因為普通的蛋筒冰淇淋外層裹有紙,而這里卻換成了桃子、橙子裹住冰淇淋。餐廳經理楊希說,進餐的米飯可是“低碳”食物,因為它是用太陽能鍋煮出來的。而且,從水稻的播種、采收、運輸等環節,都是“有機”過程。
值得人們關注的還有這家餐廳的餐盤和筷子,它們都是可食用的。楊希女士說,這些餐具都是用面粉或巧克力制作而成,可避免污染。
“可吃的碗筷”還解決了都市年輕一族逃離了洗碗這檔家務活。其實,這洗涮碗筷的工作也并不是很難,在“全球青年創新之旅”的發明之中,一項利用納米技術的成果讓洗碗涮盤“非常輕松”:只需要在水龍頭下簡單一沖,便可重新恢復干凈,并且其光澤度像剛剛被打磨過一般。
針對廚余垃圾,這屆世博會也給出了處理方法。瑞典馬爾默案例館展示了他們將食物垃圾轉變成新能源的方法,比如將垃圾裝入專用的紙袋,然后倒入相應的食物垃圾桶或者食物垃圾真空系統。再就是利用水槽中安裝的食物垃圾粉碎機,攪碎垃圾后沖到地下水桶,再由垃圾運輸車直接送往沼氣廠。在倫敦零碳館,沒有被吃掉的一次性餐具和廚房里其他食物垃圾一起,被收集到生物能爐內,作發電、發熱之用。(完)
參與互動(0) | 【編輯:聞育旻】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