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畫報: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聯合會是第一個簽署上海世博會參展合同的國際組織,積極參加此次世博會是出于怎樣的考慮?
郭長江: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參與世博會的歷史由來已久。早在1867年巴黎世博會上就有紅十字館。在2000年漢諾威世博會和2005年愛知世博會上,德國紅十字會和日本紅十字會又分別成功地主辦了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館。2010年世博會在上海舉辦,中國紅十字會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的紅十字組織,參與世博、服務世博責無旁貸。
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希望通過參與世博會擴大影響,增進全世界對紅十字人道主義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因此,早在2006年9月,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主席托羅就復函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確認參展并明確由中國紅十字會主辦2010年上海世博會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館。之后,中國紅十字會根據世博局有關規定和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實際,經過近4年的積極籌備,目前,一座占地面積500平方米帶有紅十字鮮明特色的展館已矗立在上海世博園區。
人民畫報:參展主題是如何確定的?這個主題希望展示聯合會什么樣的形象?
郭長江: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的宗旨在于保護人類的生命與健康,維護人類的尊嚴,防止與減輕人類的痛苦,它不因國籍、種族、宗教信仰、階級和政治觀點的不同而產生歧視。各國紅會是本國政府在人道工作領域的助手,根據各自的章程和本國立法,從事符合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任務和基本原則的人道工作,并在國際范圍內相互支持和協作,以共同推動和維護世界和平。因此參展主題首先要歸結于本運動的宗旨和其從事的事業,要不分國籍、種族、宗教信仰等"關注人道主義工作"。
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館占地面積僅有500平方米,較小的展館面積和較短的參觀時間,不可能使參觀者對所有的表現內容全部了解,因此,我們只希望當參觀者在參觀完展館后,通過震撼的展示內容,引起參觀者內心的共鳴,從而使其更加熱愛生活、珍惜生命。
因此,我們展館的主題最終被確定為"生命無價,人道無界"。這個主題也與我們為之奮斗的紅十字事業的宗旨相一致。希望通過參觀,更多的人了解、理解和支持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引起全社會對"人道"的關注。
人民畫報:這次世博會將給聯合會帶來什么?聯合會又會對世博會帶來什么?
郭長江:世博會是一個平臺。世博會不僅為參展國提供了展示其經濟、社會、文化和科技的機會,也為參展的國際組織提供了宣傳、推廣其理念、宗旨和工作的機會。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希望通過參與這屆世博會擴大其影響,增進全世界對紅十字人道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因此,我們要感謝世博會。但同時,作為全世界經濟、社會、文化、科技盛會的上海世博會,又因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的參與,融入了人道理念和人道情懷,使參觀者更加珍惜生命、珍惜和平和諧的生活。
人民畫報:在世博會期間,紅十字會組織了"紅十字與世博同行"志愿服務活動,這些志愿者將為游客提供什么樣的服務?通過這次活動,紅十字會希望能展示一種什么樣的形象。
郭長江:"紅十字與世博同行"志愿服務活動主要包括:向上海世博局提供志愿者和對其工作人員、志愿者進行突發事件應對和急救培訓,授權世博園區服務醫療機構以及醫護人員使用紅十字標志,設立志愿服務站,在旅游景區、窗口單位、繁華場所設置"紅十字急救包",廣泛開展紅十字志愿服務和群眾性自救互救、災難逃生應對培訓等活動。
針對世博游客,志愿者可對受傷游客提供止血、包扎、固定、搬運和心肺復蘇等基本急救服務,以及對急重病傷者在進行基本處置后,準確及時地向120報告"病情要點"。
志愿服務是國際紅十字運動的七項基本原則之一,是紅十字精神的具體體現,是紅十字會從事人道救助工作的重要形式。紅十字志愿者是各國紅十字組織的重要人力資源,是紅十字事業的群眾基礎。希望通過開展包括"紅十字與世博同行"在內的一系列志愿服務活動,讓"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借助紅十字志愿者的實際行動得以展現和傳播,凝聚力量。讓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到紅十字志愿者的隊伍中來,不僅弘揚了紅十字精神,展示紅十字志愿者風采,更為成功舉辦上海世博會貢獻了力量。
人民畫報:紅十字會一直是中國民間外交的重要力量,如何利用此次世博會的契機開展民間外交,對此紅十字會有什么樣的計劃和考慮?
郭長江:世博會是一個世界性盛會,它為各國的文化展示與交融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臺。中國紅十字會通過主辦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館,向來自全世界的參觀者展示了包括自身的形象在內的國際紅十字運動的形象,也為"人道、博愛、奉獻"的中國紅十字精神的廣泛傳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舞臺。
通過邀請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以及韓國、日本紅十字會代表出席上海世博會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館榮譽日活動,中國紅十字會的能力和風采得到了展示,中國紅十字會在國際紅十字運動中的影響得到了增強。中日韓三國紅十字公益晚會的舉辦,加深了三國紅十字會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為加強三國間的民間外交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王麒)
參與互動(0) | 【編輯:馬學玲】 |
相關新聞: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