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博城市最佳實踐區,葡萄牙設計師若杰先生帶來他的葡萄牙式“蝸居”建筑。今天還是位于高山之巔的山景房;明天就可以搬到湖邊變成水景房;整棟房子的玻璃是太陽能板;若是想換換心情還可以把房子放倒橫過來住,葡萄牙式的“蝸居”生活不但不辛酸,而且很有趣。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位于城市最佳實踐區北部區域的葡萄牙案例,這棟名為“可移動觀光塔”的小房子位于西安案例旁邊,由于看上去很不起眼,稍不留神就可能被誤認成一個公共廁所,但若走進一看,就可以了解葡萄牙設計師是如何將10平方米的面積利用到極限。
走進小屋,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小玄關,背后藏著一個廚房和一個擁有淋浴的衛生間。走上二樓,這里是一個小小的起居室,有一個電腦臺和幾張沙發椅。走上三樓,這里有一張大床和一間衛生間,邊上還有個小陽臺,整個建筑的使用面積為27平方米。這是標準的“蝸居”,但生活設計一應俱全。
小房子蘊藏高科技
案例的工作人員介紹,若杰先生是葡萄牙米尼奧大學的教授,“可移動觀光塔”正是他的杰作。
“可移動觀光塔”的原則是節地、節材,用最少的地方最少的材料搭建足夠安全可靠、生活設施完備的建筑,是它的誕生的初衷。還有關鍵的一點是,這棟建筑是可拆卸的,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被拆成單獨的模塊,方便裝車運走,搬家非常方便并且徹底,因為是連房子一起搬走。
別看小房子其貌不揚,其實暗藏著許多高科技。屋子是松木結構的,四面都是玻璃,這些玻璃都可以用來太陽能發電;而屋子產生的廢水也可以經過收集實現再利用;此外屋子還擁有一套冷熱循環系統,可以自我調節室內溫度,做到冬暖夏涼;小屋子沒有地基,但非常牢固,用鋼釘釘在地上,可以抗風抗地震。
全面推廣還需時日
工作人員向記者描述了這樣一幅場景,兩名年輕人要到海邊度假,于是打電話給服務公司,將“移動屋”拆卸裝車,然后運到海邊組裝。幾小時后,一座“海景房”就誕生了。幾天后,他們又想去山區旅游,于是小屋子再次挪窩,出現在一座小山坡的頂部,變成了一座非常棒的“山間別墅”。
若杰先生設計這座房屋的初衷,是為了解決用地緊張,避免建筑材料的浪費,達到環保的作用。目前這樣的建筑正在葡萄牙小規模推廣中,目前的造價是8萬歐元,但目前尚在試點和完善中,要大規模推廣還需假以時日。“移動房”是否可能在中國推廣?目前而言還是一個未知數,可以肯定的是在上海目前行不通。不過,我們可以進入城市最佳實踐區,體驗葡萄牙式“蝸居”生活。(李一能)
參與互動(0) | 【編輯:馬學玲】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