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上午9時,象征著青春、友誼、奉獻的“世博青年林”在世博園區落成,見證著這個屬于廣大青年的節日。服務上海世博會的“海寶一代”在參與世博、奉獻世博、共享世博中感受激勵、體驗成長、收獲著屬于他們的快樂與感動。
“五四”青年節,也是盲人志愿者任錚浩正式上崗第一天。他負責在生命陽光館的“天視奇觀”體驗區擔任義務引導與講解工作。
2002年,從盲校畢業的任錚浩考入了上海師范大學英語系,成為我國首批考入普通高校的盲人大學生。報名參加世博會志愿者,是因為在任錚浩的心中早就有一個堅定的信念:竭盡全力向海內外來賓介紹上海,展示上海殘障人士的風采。“5月4日是世博園區首次向普通票觀眾開放日,而且還是青年的節日,我第一次上崗,很有紀念意義的。”任錚浩說,“前幾天我已經去熟悉過場地了,這兩天我還在準備著講解詞,并在心里反復記憶著參觀線路。我在生命陽光館當志愿者的最大優勢就是在這個特殊的環境里,能把盲人與健全人的心拉得更近些。”
在園區世博軸點提供服務的志愿者張冠從試運營期間就加入到為世博奉獻、為觀眾提供優質服務的工作中來。張冠告訴記者,試運營期間經世博軸進入園區的人流量占總數的23%,僅30萬人場就有近7萬人通過世博軸進入園區其他位置。對于在這片區域服務的所有志愿者來說,基本上每10秒就要回答一個詢問,對參觀者進行導覽和疏導的壓力很大。
“我的許多同學嗓子發炎了還堅守崗位,只要回答對參觀者有幫助,有時候聽到一聲謝謝或是辛苦了,我們的心里就特別滿足和感動。”說到這里張冠的情緒略有些激動。
還有一些優秀青年,工作在幕后,默默付出,努力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海寶一代”精神。
4天前,曹培峰在電視機前觀看了世博盛會的開幕式,看到屏幕上出現“斗冠”造型,那個對他來講無比熟悉的紅色建筑——中國館,幸福感和自豪之情涌上心頭。作為上海建工集團世博中國館工程青年突擊隊隊長,在中國館結構施工的關鍵期,曹培峰帶領著他的團隊,全天24小時撲在工地上。孩子出生沒幾個小時,他就出現在鋼結構招標現場。2008年6—8月,正值高溫酷暑,面對邊設計邊施工邊修改的情況,所有青年突擊隊員沒有休息過一個周末。這支由青年人組成的“鋼鐵隊伍”,在安全的前提下,用平均4天一層的速度推進,創造了令人嘆為觀止的“上海速度”。本報記者 楊 倩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