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5日電(馬學玲) 綜合消息,本次全國“兩會”上,即將召開的2010年上海世博會成為當仁不讓的焦點話題。針對游客如何“觀博”、上海如何“辦博”、中國如何“用博”三個層面的話題,代表委員們紛紛建言獻策。
如何“觀博”:中國館“全預約”
今年5月1日,全球矚目的2010年上海世博會正式將開幕,這是繼北京奧運會后中國舉辦的又一次世界性盛會。到上海看世博,成為今年全國兩會的熱議話題。怎么看熱鬧、看什么門道,代表委員展開了熱議。
全國人大代表、民建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張兆安說,上海世博會的看點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是看世界城市發展的趨勢是什么,第二是看世界科技發展的趨勢是什么,第三是看世界產業發展的趨勢是什么。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褚君浩則表示,漫步世博展館,首先就要領略世博的精神。他說,每一屆世博會都對人類經濟社會發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碩大的世博園區,怎樣才能夠方便地找到自己喜歡并且人流不多的場館參觀呢?全國人大代表、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局長洪浩表示,參觀者屆時將會獲得世博園區的滾動預測預報,包括短期、中期、長期、季節性、周期性的重大活動安排變化、周邊入滬人流變化和預約情況變化等。
洪浩還介紹,為了均衡客流,世博會期間中國館將實行“全預約”參觀,預約點設在展覽現場各出入口。他建議參觀者盡量組團參觀世博園區,因為團隊票的價格較便宜,在停車、觀看演出等方面也可享受一些便利。
而對于外界關心的消費退稅問題,洪浩表示,退稅只存在于部分場館建設環節,“關于整個面上的消費退稅,目前還沒有得到這方面的信息。”
如何“辦博”:借鑒奧運 注重細節
2008北京奧運會、2010中國上海世博會,是中國進入新世紀以來最盛大的兩次國際盛會。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北京、上海等全國各地代表委員深度切磋、熱烈議論,形成了“上海學習奧運,北京支招世博”的濃厚氛圍。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奧運會監督委員會委員謝朝華說,北京奧運會給中國留下了很豐富、很寶貴的“奧運遺產”,包括“廉潔辦會”、安保等都是上海世博會可資借鑒的。他表示,“世博會與奧運會還有不同之處,它的會期長達半年,如何統籌協調安保和觀光,做到少擾民、不擾民,上海世博會還可以做出更多、更新的探索。”
談起世博會的籌辦工作,全國人大代表、社會學家王榮華表示,北京奧運會可供上海世博會借鑒的經驗太多了,其中首要一條就是北京奧運會孕育出的志愿者精神,希望上海世博會也能給上海乃至全國留下一份寶貴的志愿者精神財富。
“世博會在上海舉辦,參觀者觀賞到的不應僅是一群展館和展品,而應是一座完整的城市。上海需要以一種和諧、融洽的方式,展現出這所城市的文化底蘊和自豪感。”蔡建國建議如何深化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意義。
另外,蔡建國還指出,上海世博會需要提高對一些可能存在的非傳統安全因素的重視。今年全國兩會,他編撰了一份名為《要重視上海世博會期間的非傳統安全因素》的大會發言。
全國政協委員陳凱說:“世博會越來越近,要組織更多志愿者為海內外來賓提供高質量服務。”
如何“用博”:注重“后世博”效應
今年是“世博年”,首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行的上海世博會將對中國產生怎樣的影響呢?眾多代表委員目光不約而同聚焦在“世博新機遇”上。
全國人大代表鄭杰建議,應當牢牢把握世博契機,推動“后世博”時期的科技成果轉化和信息化應用,充分發揮新的科技成果和信息技術成果在構建創新型國家、提升公共服務能力、改善城市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褚君浩也表示,發展知識經濟,是世博會與轉變發展方式結合的重要環節。他表示,要儲備大量青年科研人才。而吸引人才落戶,除了提供住房保障外,還需更多配套的激勵措施,其中不少需要國家層面的制度創新。
本次兩會上,“低碳”無疑成為最受關注的話題之一。代表委員們紛紛建議,要借世博機遇發展低碳經濟。目前上海世博園區在低碳發展方面提供新契機。周漢民委員建議,借由世博會的平臺,借鑒國外低碳發展思路,與國外先進理念、技術交流。
另外,代表委員建議提前介入“后世博”研究,要在世博后放大世博效應、擴大世博影響。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