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政要云集哥本哈根會議探討氣候問題,牽動著全世界的目光。記者昨天(20日)獲悉,本市(上海)青少年踴躍參與哥本哈根會議,同濟大學、南匯中學等學校的十幾名學生,亮相兒童氣候論壇、參與大會分論壇研討、以觀察員身份列席正式會議,宣傳交流青少年環保體驗,發出中國的聲音。
都是校園環保“達人”
浦東新區南匯中學高二(15)班的陳習朝,此次作為唯一的上海中學生,赴哥本哈根參加了世界兒童氣候論壇。本次兒童論壇共有來自全世界44個國家和地區的160名青少年代表參加。小陳關于海平面上升的話題,引起了不少國家青少年的興趣。
陳習朝在學校一直被稱為“環保達人”。他不僅密切關注全球變暖等環保知識,而且在校園里發起成立環保志愿者小隊,并與同學琢磨創新環保節能的金點子。比如調查發現生產粉筆時會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便在全校教師中宣傳節約粉筆,并提出系列方案等。正是憑借著“粉筆減排”項目,他在上海市教委組織的“校園氣候酷派活動”中脫穎而出,贏得赴哥本哈根與會的資格。
同濟大學的8名學生,應邀出席了哥本哈根會議的“可持續發展校園”高校學子論壇。來自環境學院的碩士生曹曉靜透露,同濟大學的節能減排實踐,在國際著名期刊《自然》刊登后,組委會特別邀請同濟大學赴會交流。環境學院“碳排放研究小組”的成員們,拿出了三年來的研究成果———《上海市應對氣候變化碳減排研究》,介紹了上海及周邊城市節能環保的政策和實踐,讓眾多國外學者眼前一亮。
此外,同濟大學經管學院的6名法國留學生與環境學院2名中國學生經過審批,以“觀察員”身份進入大會正式主會場,與各國大學生進行了熱烈交流。
少吹空調享“低碳生活”
曹曉靜介紹,各國青少年之間的交流,并非泛泛而談。“我們展示了中國青少年在環保方面的努力和探索,同時也吸收了不少好的經驗。”
國外大學生的很多關注領域,給了中國學生有益啟發:如瑞士蘇黎世理工大學提出,食堂也是一個能源消耗大戶。與魚、肉等葷菜相比,蔬菜的生產過程產生較少的二氧化碳;外地菜品由于多了運輸環節而更耗能等,他們建議設立食物標簽,對每種食品生產的耗能率進行量化標識,鼓勵多吃素食、多吃本地食品,引導人人關注低碳生活。
同濟大學的同學們還觀察到,一些歐美國家大學生的環保意識較強,但長期以來的生活習慣,影響了他們環保行動的落實。多數發達國家的學生從小享受空調、暖氣等高能耗的生活設施,開會時空調溫度開得很高,甚至熱得需要開窗。雖然打印機可以雙面打印,但是免費提供打印紙張,使用時浪費不少。
“取長補短繼續推進低碳校園。”返滬后,同濟大學的同學們有了新的研究課題:如學校電子垃圾回收,超市提供可再生紙、論文材料用再生紙等。
上海世博“環保之約”
2010年上海世博會,吸引了全球青少年的眼光。陳習朝說,圍繞“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一主題,他們闡述了對城市環保的理解,向外國青少年介紹了上海世博會園區的新型環保設施,如超級電容汽車等,還邀請他們前來上海共同分享綠色世博的成果。
曹曉靜透露,他們也在論壇上“預約”了一個世博會活動:明年上海世博會期間,將舉辦一個“綠色校園”論壇。屆時,同濟大學的學生們將以東道主身份,歡迎世界各國熱愛環保的大學生們。耶魯等不少名校的大學生當場表示了參與興趣。(李愛銘)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