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是一種物理層面上的“家”,傳統中國人的家觀念和家文化全部建立在此基礎上,概莫能外。沒有住房的承載,家的意義會殘缺不全。但眼下住房市場過于殘酷,為了保全一個完整的家,人們非常不幸,需要付出巨大代價。通常他們有兩條出路:要么只能當房奴,自尋煩惱甘遭摧殘;要么離商品房遠遠的,免受傷害。毫無疑問,兩條路怎么走均有違人們的本意。于是,一個悲觀的問題出來了:低收入者應該天然地被排斥在商品房市場之外嗎?
這個問題中國某些經濟學家給過答案。有一位最近對我說,商品房是為有錢人建的,對低收入者的幫助應該在商品房之外。話很熟悉,一位開發商也曾提及他們要為有錢人建造房子,中低收入者不應該擠進商品房市場。不需七巧玲瓏心即可意會:千不該萬不該,窮人就不該混進買樓隊伍,自取其辱!
問題是,混進去的已經混進去,罪也遭了、辱也取了。怎樣讓后來人引為鑒誡,不再重蹈覆轍,這是頭等大事。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有學者們說,鼓勵大家租房住。
經濟學家自有道理:涉世之初、收入不高,自當量力而為,勉強為之,便要吃苦。這道理簡單得不值贅述。買房吃力的人應弄明白,解決居住須講究門道,要循序漸進。先自租房開始,待有一定經濟條件了,再去購買較便宜的二手舊房,當工作穩定、經濟樂觀了,再購買新房不遲。這幾乎是全世界住房消費市場的客觀規律。
的確,小小一個商品房市場承載不動巨大需求,一股腦兒擠進去只會添堵。但凡事說來容易,住房不像看病那樣簡單,照方抓藥,有時候還會被人斥為庸醫,何況全世界的客觀規律放在中國未必就理應有所適從,更難保會靈驗。不說中國人有自己一脈相承的住房傳統,也不談“租賃”在國人正統消費觀念里何其次等與非主流。是不是某天人們會因為選擇租房而非買房就比眼下過得更好,負擔更少?另外一個問題在于,現今中國是否具備了使人人“租得其所”的基礎?
想讓老百姓放棄買房,這容易;想讓老百姓去租房,也容易。唯一前提是,請一定建設出一個可以容納中低收入者不買房而能獲得居住的選擇空間。
須知,目前的租房消費無外乎兩類形式,一類由低收入者從地方政府手里直接獲得廉租住房保障;一類由低收入者自由進入住房市場進行居住權交易,以租金和契約的形式獲得無產權住房。現在看來,前一種所謂的“租賃”差不多業已名存實亡,大城市如北京者,僧多粥少,據說投入廉租房的全部財政資金未滿3.4億,還不如一個中檔樓盤的資金投入,僅有的幾個廉租小區也只解決了部分市級以上勞模的住房困難,杯水車薪。
除此之外,近些年走過一些城市,要不是懷有目的有所指向,根本不知當地廉租屋管理機構門朝哪開,更不消說普通老百姓了。清楚記得,在一個地級市里,打聽了若干人,終于在一座民宅里找到了廉租屋管理主任的辦公室,仔細詢問情況,抱怨說房源不夠、人手不夠、資金不夠、政策不夠、權限不夠。總之,要什么不夠就什么不夠。再出去轉轉,圍著開發商和商品房項目著急的老百姓們只有兩種表情:愁眉不展、難以割舍。深入一打聽,沒人知道廉租房這回事兒。
由于廉租房建設滯后和推廣緩慢,目前業已出現一種集體無意識局面,越來越多的人不知廉租房為何物,更不懂得爭取和索要基本居住權益。
再看后一種市場租賃。一般說來,人口流量大的城市都有一個自成規模的房屋租賃市場,中國的一些堪稱杰出的經濟學家早年就曾在出租房中度過。為此他們鼓勵人們去租房,認為是一種明智之選。他們說,現在房價明顯上漲,但房租一直沒有出現大的變化。這背后的邏輯,當然是租房要比買房負擔輕,甚至不成其為負擔,更能使人輕松快樂生活。
我想問:如果中國數以千萬計已經或即將為買房蒙受不幸的人們,在最初就選擇租房而舍棄買房,他們的結局會很幸運嗎?恐難見得!物以稀為貴,說到底,供需嚴重失調,是中國的住房市場各類矛盾的根源,人們都爭先恐后去租賃有限之房,租金便會像商品房價一樣級級走高,當租金的負擔越來越沉重時,擺脫了“買房之奴”命運的人能逃脫 “租房之奴” 的命運嗎?(章劍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