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開發商預先繳納物業保修金是為了保證購房者的利益,但在房價不斷攀高的背景下,購房者不禁擔心,這筆費用會不會“羊毛出在羊身上”?
為保障房屋保修期內的及時維修,避免因為扯皮等原因造成購房者的利益得不到保證,開發商在物業交付使用之前要預先繳納一筆物業保修金,這項浙江率先建立的住宅物業保修金制度,令社會各界在欣喜之余也不禁有些許擔心:這筆錢最終會不會由購房者來買單,讓已經高漲的房價再攀新高?
規矩
開發商預交2%的保修金
根據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的《浙江省物業管理條例》以及浙江省政府配套發布實施的《浙江省住宅物業保修金管理辦法》規定,從2006年10月1日起,建設單位在物業交付使用辦理權屬初始登記手續前,應當一次性向所在地縣級物業主管部門交納物業建筑安裝總造價2%的保修金,存入指定銀行,作為物業維修費用保證。而且明確給出了保修的期限。正常使用條件下,住宅物業保修期限為:屋面防水工程不低于八年;有防水要求的衛生間、房間和外墻面的防滲漏不低于八年;供熱與供冷系統,為兩個采暖期、供冷期等。
杭州市物業維修資金管理中心日前正式啟動了物業保修金的繳存工作,首筆近318萬元物業保修金已由杭州一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建設的“新青年廣場”項目繳存。由此,杭州市成為了浙江全省較早啟動物業保修金繳存工作的城市,其他各地也正在積極籌措推進實施物業保修金這項制度。
杭州市物業維修資金管理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在法規實施了一年左右才真正實施起來,主要是“耽擱”在大量的準備工作。比如說,省里規定“竣工驗收”的原則,杭州市政府經過研究確定以發出“建設工程竣工規劃驗收合格證”為準。
擔心
會不會“羊毛出在羊身上”
杭州市房地產市場發育較早,尤其在2001年到2005年這段時間,房價漲幅驚人,備受全國矚目。房價一度位居全國前三,僅次于北京、上海,超過深圳、廣州等城市。因此,老百姓對樓市的每一個“音符”都非常關心。在慶幸有了保修金這道“護身符”之余,一些市民也表達了他們的擔心。家住在杭州市文二新村的陳女士就說,會不會“羊毛出在羊身上”,開發商先出的這筆錢最終還是“補貼”到房價上。
“可能性不大。”杭州市物業維修資金管理中心的一位負責人舉例說,假如開發一處樓盤建筑安裝總造價是一億元,按照2%的比例就是200萬元的保修金。如果商品房供需平衡的情況下,開發商可能會考慮這筆資金成本。但是現在房價不是按照成本定價的,所以開發商不會在乎這點小錢。參與制定《浙江省物業管理條例》的浙江省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丁祖年說,房價是開發商定的,不受政府干涉,成本是多少本來大家就是基本不知道,因此這筆錢可以說會被轉嫁,也可以說不會轉嫁。這應該不是個問題。
可能
開發商居然很“直率”
這筆“保修金”的費用會不會轉嫁到購房者頭上,浙江工業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虞曉芬的第一反應是“很有可能”。從理論上說,房價成本除了土地價格、建設成本、營銷成本、政府稅費等等,最終的房價可能是“成本+利潤”,也可能體現在市場需求上,還有很多隱含因素,具有相當的不確定性。
相對于專家的“不確定性”的傾向性推測,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發現,房地產開發商則是觀點鮮明。一些開發商信誓旦旦,“不可能,絕對不可能。保修金數量畢竟有限,我們會通過加強管理等方式消化掉,不會讓購房者買單的。何況,只要我們的房子質量過硬,最終這筆錢還是會退給我們的嘛。”而一些房地產開發商則直言不諱,絲毫沒有遮遮掩掩。比如浙江一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吳總就直率地說,現在房子是不愁賣的,按照規定繳納保修金的這筆開支“我肯定會考慮到成本中去,并且將它滲透到房價上去”。
進步
建設單位扯皮不怕了
之所以做出“保修金”的規定,浙江省建設廳等部門給出的解釋是:從目前情況來看,有的物業交付使用后遺留問題依然大量存在。在遺留問題糾紛中,購房者往往處于弱勢一方。為保護弱者合法權益,建立保修金制度是有必要的。啟動住宅物業保修金制度后,在物業保修期內,一旦物業交付后業主發現房屋建筑工程存在質量等問題的,建設單位推諉、扯皮,或者因其歇業、破產等原因無法履行保修責任的,都可以啟動使用保修金,由業主委員會組織維修,其費用在保修金中列支。
浙江工業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虞曉芬很贊同這樣的初衷。她告訴記者,這是個進步。新買來的房子這里漏水了,那里墻體有毛病,這些事情都有可能碰到。購房者一戶家庭一般情況下很難和開發商抗衡,顯然“只要是為了保護購房者利益,有總比沒有的好。”一些市民也認為,“轉嫁就轉嫁吧,多出些錢買個安心,也算心里平衡了。”(岳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