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引發暴力沖突
北廣家園的業主與物業之間今年已經發生了兩次沖突。
在4月5日,憤怒的北廣家園業主曾將30多輛車堵在小區門口長達30多個小時。5月16日,雙方糾紛再次升級。在業主用車堵住小區車庫4個出入口近48小時后,物業出動了十余名壯漢強行搬車。7月9日,一位業主向前來采訪的《市場報》記者介紹說,北廣家園原為北京廣播器材廠家屬院,從未收取停車費。今年3月,新物業要求必須在地下停車庫停車,每月收取600元停車費,這么高的停車費最終導致業主聯合堵門。后來經過各方協調,物業最終把每月停車費降到300元,但未能得到業主認同。
其實,在北京眾多的停車費沖突中,這樣的堵門事件算是溫和的一例。在許多小區里,惡性暴力事件曾反復上演過——
2006年7月16日凌晨1點,昌平區東小口鎮佳運園三區6名業主遭十幾名不明身份者棍棒襲擊,多人受傷,一人顱骨骨折。
2006年6月3日,豐益小區門口的幾條主要道路被堵塞,小區的保安和業主近千人對峙在門口,各不相讓,業主被保安毆打。
2002年5月14日,朝陽區九龍花園臨時業委會主任李建國被3名神秘人用鐵棒打成重傷……
采訪中記者發現,幾乎所有因停車費引發的沖突,都遵循著這樣的過程:物業公司強行高價租售停車位——業主主張權益——雙方爆發沖突(業主成為受害者)。北京雙城律師事務所趙恒律師認為,停車場等小區公共設施的經營收益被物業公司侵占,正是當前物業糾紛的重要起因。據漢卓律師事務所的秦兵律師統計,約60%的小區有停車費糾紛。
巨額收益驅使壟斷欲望
位于北京昌平東小口地區的天鑫家園,關于停車的爭端已持續了數年。業主們告訴記者,買房時規劃圖紙顯示的綠地,被物業公司改成了收費停車場,小區路邊也標上了停車位,業主每車每月需要向物業公司繳納90、150、210元不等的停車費,臨時停車每小時收費1元。這樣算下來,物業公司每年僅停車費就有近百萬元進賬,而物業合同沒有說明停車場收益歸屬,物業公司及其前身也從來沒有公布過收支情況。并且,為了便于收取停車費,物業公司封死了小區南門,由保安在小區唯一出口攔截進出車輛,強行收費。
就此問題,天鑫家園業主席聯相去年向北京市建委投訴,建委答復稱:“該小區已取得了昌平區市政管委核發的《北京市公共停車場備案表》。”隨后,昌平區市政管委稱,天鑫家園小區停車場是通過備齊材料、現場驗收等登記備案程序合法進行備案的,備案之后收取停車服務費是合法的。屬于全體業主的小區公共空間,竟然成了物業公司“合法”的收費停車場,業主們無奈發問:“究竟誰是小區的主人?”
“即使合同沒有規定,毫無疑問收益也應歸全體業主。”北京憶通律師事務所李勁松律師告訴記者,“所謂‘備案’,從法律上看,值得推敲,因為小區的土地使用權歸全體業主,小區不是市政用地。”
“請物業公司就像請保姆,可是當保姆肆無忌憚侵占主人的利益時,主人竟無可奈何。”面對強勢的物業公司,天鑫家園一位業主代表這樣描述業主們無奈的現狀。
“就當前普遍存在的停車費之爭而言,物業公司扮演的角色與其說是照看車位的工人,還不如說是壟斷車位的莊家。”北京律師劉明俊評價說。(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