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遠洋地產、中信地產,還是資歷尚淺的中國煙草,更像事先預知了國資委的底線,在政策出來之前,先把該拿的地拿到手
三天之內,數塊地王,北京再次成為央企廝殺的戰場。
2010年的兩會被不少業內人士稱為“房地產峰會”,但依然無法勒住土地市場的韁繩,反倒演繹了一場土地的“三月大戰”。
3月17日,國土資源部相關人士在電話中告知《財經國家周刊》記者,目前的政策還是依照土地“19條”,“部里也在緊急調研,很快會有結果”。
北京市國土局的動作迅速,于3月19日公開了下一步的供地新舉措:暫停熱點區域高價地交易,改進土地交易方式,土地不再價高者得。
但此種抑制供應的做法已不新鮮,一些受訪業內人士表示,“打壓需求而不增加供應,治標不治本。”
兩波地王潮的不同
3月18日,國資委召開新聞發布會,公開回應這一波由央企制造的地王潮。
一位與會央企高管在會后第一時間打來電話,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表示,國資委并沒有下達任何形式的“禁買令”,僅對已成交易提出了一些要求。
國資委的此番表態,其嚴厲程度甚至不如2009年底。當時,國資委曾小范圍召開過三次會議,約請近20位央企一把手關門座談。
一位參會人士說,這三次會議上,國資委的態度由委婉到強硬,“甚至提到了嚴禁‘拿地王’這樣的字眼”。
三次會議發生在中海拿上海地王之后,彼時輿論沸騰,指責央企為推高地價的始作俑者。此后,央企集體沉寂,僅有大龍地產這樣的地王國企“出頭”。
3個月后,央企卷土重來。
但兩波地王潮,其背后的原因卻不相同。房地產高級經濟師章林曉在接受《財經國家周刊》采訪時分析,2009年開發商大舉拿地,是成功去庫存后繼續儲備“面粉”,深層原因則是公眾對通脹預期的擔憂。而2010年的搶地現象,“則更多出于對商品房用地供給的擔憂”。
章林曉進一步分析,此輪土地狂飆,更凸顯出“兩條腿走路”的迫切性。市場性和保障性,中國住房亟待二分天下。
樂觀的央企
3月15日,兩會閉幕第二天,已被“囚禁”多日的購地熱情瞬間釋放。遠洋地產、中信地產和中國兵器裝備集團等重量級央企陸續上場。
當日上午,前兩者分別奪得北京單價和總價地王。6個小時后,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又將遠洋地產的單價地王紀錄刷新。
外界注意到,中國煙草和中國電子也曾現身拍地現場。
3月17日,依然是大望京區域,保利地產經過83輪競價,以50.4億元成功奪地。在北京土地出讓歷史上,該價格僅次于中信地產的52.4億——盡管此前大龍地產以50.5億拿到順義地王,但因其拖欠土地出讓金,該地塊已被收回。
[page title= subtitle=]笑傲土地市場的不只有央企,北京直屬企業也有斬獲。北京住總集團和北京金隅近期也分別在豐臺和昌平拿地成功。
易居中國北京區域研究部總監王秀玲對《財經國家周刊》表示,“前段時期太敏感,央企也壓抑了一陣子。據我所知,很多公司在春節前就一直在做拿地的計劃。”
地產“國家隊”大獲全勝背后,民企大佬已將不滿轉化為自嘲。
3月15日中午,華遠集團總裁任志強通過微博公布了在當天拍賣中落敗的消息,稱“無法承受這樣的天價,只好承認自己的無能,于是轉入二三線城市,希望不是憑膽量而是憑品牌取勝”。
SOHO中國聯席董事長潘石屹也透露,之前他已勸過任志強不要去和央企搶地,“任總一意孤行,花錢買丟人”。
民企拿地信心不足的同時,央企則對北京樓市給出樂觀的預期。
在3月14日的一次論壇上。中核集團北京燕寧公司董事長鄭云明確指出,“北京的房價,我認為會漲,因為剛性需求大量存在。”他在論壇上預測,國企拿地的勢頭不會弱于2009年。
中核集團已涉足房地產近10年,鄭云表示,即使在河北燕郊,地價和房價也因臨近北京而不斷攀升。“目前燕郊的基準地價已經達到160萬/畝,而之前是125萬/畝。”
鄭云透露,此前在燕郊的土地出讓金中,按地方政府慣例,會將60%返還開發商,政府只拿40%,而現在這一數字已經變為五五分成。
對于在土地市場上頗受爭議的央企,鄭云表示,“這是一種企業行為,頂多會有一些行政上的干預,也僅此而已。”
“我向來不反對央企拿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玨林對《財經國家周刊》表示,“同樣是企業,為什么央企就不能追求自己的利潤最大化?”
按照他的說法,真正需要關注的是保障房的建設問題。“這一問題解決后,無論土地市場怎么變化,對老百姓的住房都不會產生影響,這才是最重要的。”
章林曉也對此表示,“政策的著力點應該是市場的歸市場,政府的歸政府。解決民眾住房問題,要保障與市場兩條腿走路。”
國資委3月18日的發布會上,再次重提78家非地產主業央企的調整重組。要求央企完成“已實施項目的階段性工作”之后,“有序”退出房地產業務。3月22日發布的消息說,國資委要求15個工作日內制訂出退出房地產業務的方案。
一位參會央企高管在會后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表示,他解讀出的兩條信息是:其一,央企的自有土地如何處置,國資委不會干涉;其二,對于已經拿到的土地,央企可以繼續開發。而對于央企的后續拿地問題,他表示,“國資委并未明確表態”。
“無論是遠洋地產、中信地產,還是資歷尚淺的中國煙草,更像事先預知了國資委的底線,在政策出來之前,先把該拿的地拿到手。”某投資公司負責人如是評價。
保障房計劃刺激地價
[page title= subtitle=]3月中旬,在一場有關北京樓市走向的辯論中,除了中國房地產協會秘書長顧云昌手中的答題板寫了“平穩”二字外,另外7名辯手均給出一致的答案:“漲”。
萬科副總裁毛大慶以一個故事來佐證自己的結論:3月13日,萬科某樓盤二期開盤,原計劃分批次售樓,受政策所限,只好一次性公開房源。“結果全賣光,價格比一期還高一大塊。”
毛大慶透露,近期將有30到40個新盤入市,“假如不開這些新盤,北京只有不到兩個月的存貨。”
供不應求已成開發商的共識。這也是潘石屹、任志強們近期針對土地市場屢屢公開發聲的原因。但這只是其一。
另一原因在于保障房的“大兵壓境”。
按照北京市政府的公開計劃,2010年保障房數量要占到全年供應的50%,保障房用地也要占全部經營性用地的50%。
這一計劃并不意外。在北京市政府2009年的規劃中,新建住房2830萬平方米,其中保障性住房和政策性住房為1230萬平方米,接近50%這一數字。
在更強調民生和保障的2010年,這一數字有相應提高,也屬正常。
但根據《財經國家周刊》記者此前的調查,北京市政府的保障房計劃遠未完成。比如大興康莊一處30萬平方米的限價房,至今仍未開工,卻被列入已開工計劃。“只蓋了個章,并沒開工,有相當一部分項目都是這么做的。”某北京市直屬企業負責人直言。
章林曉表示,從某種積極意義上看,在保障房計劃并未發生太大變化之際,土地市場的猛然發力,可能預示著政府對保障房計劃的力度在加大。
按照北京市政府的規定,3月17日中信地產所拿亦莊地塊中,有10萬平方米將建成公共租賃房和限價房。
“當保障性住房用地占到一定比例時,商品房用地供應肯定會受到影響,商品房用地拍出高價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章林曉說。
而開發商已經看到了這一苗頭。
毛大慶分析,盡管北京市的供地速度較2009年更有保證,“但從位置上看,被廣泛認可的好地,已經不多了。”他預測,從3月到6月,“塊塊是好地。”而6月之后,北京市政府將全力供應保障房用地。
他的言外之意是,2010年北京土地市場的爭奪,將被壓縮在上半年內。多事之秋的3月份,似乎在逐一印證這一分析。
陣痛期
“當前中國房地產業非常復雜,不僅存量不足,而且結構失調。”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在某次論壇上對《財經國家周刊》表示。
據他測算,中國的新增家庭與住房新增套數之比約為1:0.8。這也意味著,供不應求的狀況將持續下去。
而結構失調的表現則是保障房性住房的缺位。“依照現行的土地財政,任何一個城市建保障房都不容易。”巴曙松說。
[page title= subtitle=]房價居高不下之際,“兩條腿走路”已箭在弦上。在北京市政府的保障房計劃里,50%的保障房用地如何落實,值得關注。
中國房地產協會秘書長顧云昌的擔憂是,數字打架的問題會否再次出現。“按照國家統計局的數字,2009年開發用地供應了10萬公頃,但開發商買地只有3萬多公頃,那7萬公頃土地到哪里去了?”
中鐵集團市場發展部部長樓英瑞曾預測,伴隨保障房用地的需求加大,普通商品房的價格將有比較明顯的上漲。
易居中國北京區域研究部總監王秀玲甚至表示,“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了反作用。”
中國房地產研究會研究部主任胡安東對此的看法是,“短期內要上漲,但從長遠看,仍然要健全保障房市場。”
3月的土地大戰,更像一次大變革前的陣痛。問題是,陣痛會持續多久,是否會超過公眾的忍耐限度?
王秀玲表示,目前土地出讓金的使用管理還很散亂。“建議專款專用,多拿出一部分來做拆遷補償安置和土地一級開發。”王秀玲說,“土地儲備中心目前的工作是不到位的,很多錢都拿去建了形象工程。”
顧云昌給出的解決之道則是將產品供應細化。“哪部分人買怎樣的房子,我們的產品劃分太不細致,針對中低收入家庭的房子供應嚴重不足。”
我愛我家控股公司副總裁胡景暉則給《財經國家周刊》記者提供了一組耐人尋味的數據:2009年北京市共成交商品房37萬套,“其中至少7萬套是低齡人群購買,10年的需求集中在這3年里,供應怎么可能跟得上?”他認為,緩解高房價的壓力在長期內都將很大。
章林曉在預測2010年土地市場走勢時表示,一方面保障房要擠壓商品房用地,另一方面商品房需求不會大幅下降,于是開發商繼續搶地。
但在保障房用地供應上,他與毛大慶意見相反,“今年住房保障方面,在上半年肯定會高歌猛進,至于下半年,則得視財力而定。”他表示,開發商的搶地,恰恰反證出“今年保障房要動真格的了”。
“未來會形成保障房和商品房兩個市場,就像新加坡一樣。在收入存在差距的情況下,這是唯一的出路。”章林曉說。記者 魏洪磊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