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訪談
張羽沖
音樂人房地產投資分析專家
中國房地產發展的10年間,張羽沖以他獨到的眼光,準確地分析并預測了樓市價格幾波漲落潮。2007年11月,張羽沖基于對國際形勢的敏銳嗅覺和國內政策的判斷,他預言,2008年房地產市場將跌15%左右,他的分析曾經讓很多人及時拋出房產,在樓市中規避了風險。
記者:北京這幾個月豪宅價格翻番,購房者多是一些外地買家,幾萬一平方米的豪宅竟出現搶購局面,請問對這種局面怎么看,豪宅價格迅速漲起會對北京樓市造成什么影響?
張羽沖:當買房子變成存款是件比較可怕的事情,房子是買來住的,這種現象說明全國沒有其他的投資機會,手里有資金的人如果做生意的話,誠信不好會有風險,怕拿不回來錢,所以將買房子當成存錢的渠道。對于市場來說,房價漲得快,人民幣會通脹,如果不想要房價漲得快,就需要有更多的投資渠道。
豪宅價格炒高的速度越快風險越大,就像股市,一口氣漲到6000點和用兩年漲到6000點,比起來風險更大。假設一個人今年2萬元買的房子,3個月就漲到3萬了,到底該不該賣,這有一點點像賭博,我也有一點點彷徨,現在這個階段,不能給任何人做評判,我也不可
能看到最高點。但從投資的角度來說,現在3萬了,過一兩年漲到32000-35000元就沒有投資意義了,每年漲20%-30%以上才是暴利,對于想賺取差價的投資者來說,目前市場空間已經縮小了,因為價格漲得太快了,假設兩年內出了物業稅,那風險還是很大的,其實35000元漲到42000元也就20%漲幅,并沒有太大利,建議投資者要遠離風險。
現在大家購買豪宅也有從眾心理因素作用,但也要想到,豪宅脫手不像小房子,如果市場不好了,賣出去就不太容易了,觀望情緒一來的時候,越大的豪宅成交的速度越慢,現在的購買群體有特殊性,很多實力購房者都是做能源起家的。當國家慢慢開始抓這一輪,慢慢這些人就少了,后期的接盤人在什么地方,這么多的豪宅賣給誰呢?
記者:對未來的政策走勢怎么看?
張羽沖:未來政策會越來越科學化,如果出政策了,大家都不買房了,經濟走下坡路了,這肯定不是政府希望看到的,未來的方向應該是政府經過反復研究,制定出一個政策,能夠使市場保證一定交易量,房價微漲,都在可控范圍內,不影響成交量和稅收。
記者:對于投資者來說,現在拿錢合適還是拿著資產合適?
張羽沖:這個我也不能說得那么絕對,就一半一半吧,手里有200萬就買100萬的房子,如果要投資的話,不要在高點出手,一定要在低點出手買入,賣的時候覺得值得就賣了,不用在最高點賣,給別人留點空間。
記者:買房子的話,中國樓市的租售比還有參考價值嗎?
張羽沖:我認為有一半參考價值,對于投資者而言,一萬元一平方米的房子能漲到2萬元才去投,這樣才踏實,我認為對于投資炒房的群體來說,樓市還有一兩年做頭也就沒什么可做的了,需要走3年的漲價過程1年就完成了。對一次性付款買房的群體而言,目前樓市出租回報3%左右,收租金的收益比在銀行存錢不差,對一次性買房的人還算可以。
記者:樓市會大漲大跌嗎?張羽沖:樓市會不會漲,要看大家手里的錢是不是富裕,有沒有這個資本,大家的存錢、房貸,是不是真有這么多錢,能支撐房地產。我認為樓市價格早晚會跌,因為政策原因,不會突然下跌,下跌的過程會有緩沖,只有沒有成交量才會突然下跌,整個經濟沒有轉型轉完之前不會大動,因為房地產在整個國民生產總值中占很大比重。
記者: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假設家里只有20萬的存款,目前在北京是每月花點租金租房子住合適還是背上巨額債務,貸款買房子住合適?
張羽沖:手里只有20萬的話,又擔心不買房子以后買不起,那除非幾個人合作,才能買房子。不過建議如果找到6%-8%以上回報的其他投資渠道,就租房子住,因為房市也不會永遠一直往上走,一直漲這么快。樓市到現在這個價格了,也有樓盤讓利,什么事情不能絕對,不能說所有樓盤都不能買,現在房源少,明年應該會多些。
記者:目前您認為哪里有投資機會,前景如何?
張羽沖:我目前投資在三亞,因為海南不是一般的有發展前景,形勢的確很好,比在市區投資房地產的前景要大得多。三亞是非常值得投資的城市,經濟發達了,有一部分人開始要享受生活,全國海岸線在熱帶24小時全天候可以度假的城市就這一個,天然氣候好,有錢的人老了,健康和生命最重要,這價值用錢是衡量不出來的。3年后,我對海南的樓市判斷就會見分曉,當然不是指所有項目都能有好的收益,要看具體的項目,挑選重點第一是未來熱點地區,第二要找數一數二的開發商產品,以前都說海南只有一手市場沒有二手市場,我相信以后就會不一樣了。
記者:現在國內房價已經不低于很多發達國家樓市的價格,很多人有海外投資的打算,如何看海外投資?
張羽沖:中國人有錢的越來越多,但是去國外的話,老坐飛機會覺得很累,國外環境是好,但太遠了,不方便,在國內,有錢人有生活圈子,在國外生活圈子不熟悉,所以在海外投資方面我目前還不考慮。(記者 魯歡 張蓓 趙麗萍)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