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杠桿
在分析人士看來,中海如此急迫地大量采購土地,也有財務杠桿最大化的考慮。
“2009年9月30日,集團的財務狀況非常理想,凈借貸水平進一步下降至2%,手頭現金約為港幣231.7億元。”中海方面稱。
銷售暢旺是中海資金充裕的主因,其最新公告顯示,截至9月30日,集團實現營業額為港幣210.5億元,經營溢利為港幣71.8億元。在今年首9個月完成合約銷售額港幣384.7億元,銷售面積約為400萬平方米,同比分別增長85.1%及100.5%,截至9月底集團已完成修訂后的全年430萬平方米銷售目標的93%.
“中海的資金一直比較穩健,使用效率有待提升。”有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而北京貝塔咨詢中心合伙人杜麗虹亦在相關報告中指出,“公司要求現金持有比例維持在10%左右,顯著高于國內地產公司平均5%的現金持有比例,公司的凈借貸資本比則一般保持在30%~40%之間。”
與中海把握現金的謹慎相比,其在項目盈利上的能力更讓競爭對手心驚:2008年高達45%的毛利率,銷售收入234.7億港元就獲得50.5億港元的凈利潤,而2008年銷售過500億元的萬科,凈利潤卻只有46.4億元。
“作為中國建筑打包上市的資產之一,中海事實上已經借母公司曲線回A,基本打通A+H股的平臺。”黃韜指,這將又是中海未來拓展的便利平臺。
后半程發力
與另一央企大鱷保利四處出擊,高調拿地不同的是,2009年上半年,中海給自己定位是“低調與審慎”。
盡管中海總經理孔慶平公開宣布,將在年內完成新增400萬平方米土地的目標,但2009年前7個月,手持現金185.8億港元的中海未購得一幅土地,公司的凈負債率從2008年底的46.8%大幅下降至年中的13.2%.同時,中海在內地房地產業務實現256.4億港元的銷售額,同比大增70.8%.
更讓人記憶猶新的是,8月5日,保利在蘇州擊敗中海以19.9億元總價獲得一住宅用地,刷新蘇州地王,這是中海2009年在土地市場的首次出手,以失敗告終。
然而,這一切似乎只是為中海的后半場“瘋狂”醞釀。8月17日,中海發布公告稱,以38億港元購入濟南市三塊土地。此后中海一發不可收拾,9月1日,中海擊敗萬科、保利以3.9億元的價格拿下青島四方區清江路F地塊。9月4日再度購得成都一幅土地,緊接著9月10日以70億元拿下上海長風地王,稱霸全國。而在10月,佛山、長春的“地王”戰中,中海更是力壓保利,出盡風頭。
最新資料顯示,截至2009年10月底,中海累計新增土地儲備937萬平方米,其中權益土地儲備840萬平方米。而完成這一切僅花了不到3個月。
對于中海的后半程發力,有市場人士認為,因為其母公司中國建筑上半年正處于上市前的緊要關頭和敏感時期,中海不便太過張揚。然而也有觀點認為,中海內部上半年對后市過于謹慎,所以選擇了觀望。
如今,和中海一起后半程發力土地儲備的企業已經不少:雅居樂、碧桂園、合生創展、恒大等均在上半年的蟄伏后,集體上演了年底前的的拿地瘋狂。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