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地“潛規則”
假拍賣真協議,土地拍賣內幕助推地價?
去年樓市調整中,開發商做了些什么?公眾并不知道。因為很多秘密都發生在隱蔽的地點,這場關于財產和權力的交換并沒有發生在光天化日之下。據浙江開發商張仁自己敘述,在房價下跌的時候,灰色成本的支出要大于以往,這可以掩蓋他們接下去做的事情。
就拿土地拍賣來說吧,最近北京被拍出的“天價地”,大家都在議論,這個是不能操作的,所有地產界大佬都來了,爭面子的同時,大家也承認這塊地確實好。但有些情況就不同了。張仁說:“在房價跌的時候中小開發商為存活不遺余力,為了拿地花的力氣要比以前大得多。”
2004年,國家明確規定全面實行招拍,取消協議出讓。招拍掛政策就此在國內全面實行。
張仁說:“土地價格的上漲是不少人愿意看到的結局。”
原本協議出讓土地,現在以一種更為公開公正的方式進行,然而,在資本爭奪中“變奏”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張仁隱瞞了自己采取的具體做法,這樣可以更為放心地說出實話,“現在都要走拍賣這個程序,但土地不會很輕易地進入招拍中心,拍賣價格都是之前談好的。自己的幾塊土地,在拍賣之前意向金都交了,政府都會和你簽合約。手頭上有白紙黑字的合約。這一切發生在拍賣之前。”
他為此自豪,“比如一塊地以50萬起始價一畝去拍賣,和相關部門之前談好是2個億的總價,合約上已經簽好了。拍到2個億以上,假設最后是4億,相關部門會返還2億給我們,這在協議里早已經寫清楚了。所以誰都拍不過我們的,我們拍10億,最后也就付2億。”
為何土地明明可以拍得更高的價格,政府卻以協議價出讓?按照政策,土地拍賣金額中30%上交中央,70%歸于地方政府。所以只要把30%上交的這部分能夠解決就可以了,這樣事先的協議可以解決一些“賣相”不太好的地段。高價成交、暗中返還的背后,其實也就等于推高了該地段的地價,為日后埋下伏筆。“現在大城市已經很少見了,這樣的風險太大。但在二級城市和周邊城市,其實是普遍的。”
“大家一般都知道規則,要么找些自己人來拍拍,參與一下。要么就直接放棄了,不會和我們爭,也爭不過。表演賽而已。我們也知道別人都是這樣的,所以沒有搞定的土地是不會參與的。”張仁說。
記者觀察
他們并不看好未來
一些人明白可能買不起房子的時候,感到絕望;而當知道這個不幸的現實不能由自己負責時,又感到寬慰。
在開發商和地價循環往復的助推過程中,今年第二季度的3個月時間里,上海平均房價漲了25%。到了7月份,杭州房價租售比已經高達2236:15,如果要恢復5%的租金回報率,房價需要下降45.29%,而國外的房價租售比,法國約為6%、英國約為7.9%。
鄭朝龍說,“1999年,中國經濟進一步騰飛,也是靠房地產拉動的。中國老百姓的觀念是,可以少吃點,但房子要有。這次的房價有點像上一次。”關于房價,一切“結束”似乎又是相似的開始。
現在的鄭朝龍更喜歡以小額貸款公司董事長的身份出面,他不止一次地說,如果小貸公司能轉制成為村鎮銀行,是自己給孩子留下的最好的事業。對于房產事業,他總有一種不踏實感。
鄭朝龍說,目前的局面就是大魚吃小魚,萬科、綠地等大型集團起來后,中小開發商未來十多年將消失大半,房價沒有便宜,但進入門檻和成本都越來越高。最初,地產商憑的是膽量;現在憑的是聽覺,捕捉信息;接下去是用腦力賺錢。而當小魚都快被吃得差不多的時候,開發商又將憑膽量吃飯了。“你說,在可以預見的15年之后,就那么十幾個開發商,人的膽子不是越來越大了啊?”
姚華說,在輪回中提升泡沫的價值,確實有不安全感。現在絕大多數開發商并不看好未來,這和市場的預期大相徑庭。 ( 趙縝言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