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應在城鎮居民中實行一對夫妻只擁有一套帶有福利性質的住房政策,每戶一套之外的福利性住房,應由政府回購,從而保證“居者有屋住”。
這是剛剛結束的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學術委員會主席陳祥福教授針對中國住房難的問題提交的推行“一戶一房”的提案主旨。
上述提案一經提出,立即在網上炸了窩——
支持者認為,“一戶一房”為窮人著想、是解決低收入群體住房難的良策,有助于社會公平與和諧……
反對者認為,“一戶一房”制是不切合實際的空想。“一戶”、“一房”如何界定?甚至有人認為,陳教授的設想違背了憲法精神,否定了市場經濟政策,會給社會帶來混亂……
有意思的是,在房地產專業網站焦點網所做的一項調查中,被調查的幾千人中,支持和反對陳祥福的人數大體持平。
“沒想到,我的提案會引起這么大的討論。不過這樣很好,大家都來談,只要說得有理,我都會認真考慮,以此來完善我的提案。”陳祥福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愿以開放的態度面對人們的爭論。
“一戶一房”并非突發奇想
盡管有人認為“一戶一房”的說法簡直不著調,但對于陳祥福來說,卻是他幾十年來跟土地、住房行業打交道過程中一直思考的問題。
按照陳祥福的設計,要推行這套做法,首先,要制定與“一戶一房”相關的法律政策及配套規章制度。應根據個人的社會經歷、對社會的貢獻、年齡、職務職稱等各種因素,制定一個社會公認的“面積標準”。
對現有的房子,陳委員建議按照戶口或身份證清查。對于擁有兩套(或以上)福利性住房的家庭,按商品房重新估價,進行回購。然后,政府將回購房廉價出租給市民。對于不愿回購的,將通過稅收等政策加大其持有成本。
陳祥福說,他并不反對發展商品房。但由于土地資源及房屋的不可再生及稀缺性,不應提倡把房子當做投資產品,畢竟還有那么多人租不起、買不起房子。對于持有兩套(或以上)商品房的業主,陳祥福表示也要加以限制,要通過法律、政策、稅收等加大其持有成本,“讓人們感到有兩套房子不劃算”。
“‘一戶一房’制絕不是限制人們的權利,也不反對人們追求更高層次生活。沒錢的時候,你可以租廉價房、買微利房,收入水平提高了,自然可以去買檔次更高的商品房,但原來的房子你要退出來。”面對反對者關于“一戶一房”制違憲、違法的質疑,陳祥福回應道。
兩會已經結束,但網上的討論還在繼續。焦點房地產網的一項調查顯示,對“一戶一房”制,贊同者與反對者數量基本上持平。對其中爭論的一些焦點問題,記者走訪了相關學界與業界人士。
一些人士表示,“一戶一房”制,是一個從百姓現實困難出發、站在百姓立場的制度,但有些理想化,在理論與操作上都很難實現。
從理論上看,“一戶一房”制與住房市場化的改革趨勢不符,而且依靠行政手段過多,會使住房資源的配置不僅缺乏效率,也會導致新的不公。從操作上看,如果保證每戶居民都有住房,這就帶來很多問題——例如,如何界定低收入者?進城的農民工應不應該擁有住房?對于按人們的社會貢獻、年齡、職務等來確定居住標準是否可操作,是否公平?
“政府回購”有沒有可能
“相對于居者有其屋,我更提倡政府在解決住房問題上做到居者有屋住。”陳祥福強調,在解決百姓住房難的問題上,政府要承擔起主要責任,通過回購房以及建設大量廉租房、微利房加大社會保障性房源供給。這些房子提供給普通百姓的同時,也能緩解供需矛盾,降低房價。
陳祥福認為,在房改過程中,一些人取得了兩套(或以上)的住房,應只允許其居住一套。多出來的,由政府回購,再把這些房子作為廉租房、微利房出租、出賣給低收入者。
但有網友擔心,現實是,人們基本按國家承認的價差取得了這些房子的產權,“回購會付出多大成本,會引起多大震動,會帶來什么樣的社會問題都不好說。”
“回購存在操作困難,也會耗費巨大財力、物力。與其倒算歷史舊賬,不如引導這些公房走向市場,在市場中合理流通。政府把回購的錢,作為人們租購這些房子的補貼可能更合理。”我愛我家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副總裁胡景暉表示。
據胡景暉推算,北京目前至少有410萬套存量房,其中200多萬套是公房。理論推算加上參考國外相關經驗,北京市場應當有24萬套以上的交易量。然而,北京去年參加交易的只有7萬多套,房源供給嚴重不足,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過高的房價。“政府有回購的財力、物力,不如用來引導這些公房走向市場流通。”
相關法學專家表示,國家的政策不能出爾反爾,不能侵犯人們的合法權利。我們國家對私有財產權的保護來之不易,如果為了公共利益需要私權作出讓步,也必須通過法律的形式,這樣才不至于有損法律的權威,降低政府的信譽。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