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廣東、香港、北京、上海等多個地方調研時發現,各地房地產價格出現漲幅不同、升降各異的數字,影響了社會各界對房地產走勢的判斷,干擾了宏觀調控的效果評價。專家建議,應整合各個部門的零散數據,公開不同數據的統計標準,改良房價均價的單一指標結構,進一步增強信息的透明度。
統計數據“打架”
今年以來,北京、廣州、上海等各大城市的房地產數據成為公眾的關注對象。其中一些相關部門曾出現數據“打架”的情況,給房地產市場造成了一定的混亂。
4月,北京市建設部門、統計部門先后發布了各自的一季度房地產報告。據北京市建委的統計數字,今年1至3月份,全市商品住宅期房單月價格分別為每平方米6687元、6957元和7046元,同比上漲14.8%;但此后統計部門發布的數據卻顯示,北京一季度全市商品住宅期房價格同比上漲7.6%。
6月,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公布5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指數表,廣州5月份新建商品住房銷售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9.7%,比4月份上漲1.9%。之后,廣州市國土房管局公布了趨勢相反的數字:5月份廣州10區商品房成交均價為6097元/平方米,比4月份下降了2.5%。
一個是房地產業的主管部門,一個是負責統計的專業部門,卻在同一行業的統計數字上發生了分歧。據業內人士解釋,這是由兩種不同統計方法造成的。統計部門采用的是抽樣調查的方法,即采取動態檢測跟蹤方式對固定地點進行抽樣調查,而建設部門、房管部門采用的是房屋均價的方法,即用一段時期內一定的房屋交易總額除以交易面積。
在上海,近期也出現了房地產走向的“迷局”,不同的社會機構之間出現了多個版本。戴德梁行旗下的泛城(中國)綜合住宅服務機構曾向外界發布,在今年6至9月份,上海內環線以內的新房均價四個月下跌逾25%。隨后,有關上海房價跌幅的爭論成為焦點。有的說法是,相比去年5月上海房價高點時,18個月來的宏觀調控已使新房均價下降10%。還有一個說法是,今年以來上海房價逐步回調了,綜合考慮,目前實際降幅只有5%。
香港仲量聯行大中華(南區)研究部主管曾紀崇說,此次聯手調控樓市的九部委,新增了統計局和監察部,希望確保房地產數據的準確公布。多個數字總比沒有數字好,但是房價統計多個版本的問題,會影響部門的權威性。廣州房地產專家韓世同表示,為了避免數據的混亂,希望有關部門、機構能夠盡快協調統計的口徑和方法,提供全面、準確的市場信息。
房市一個均價以偏概全
除了統計數字發生沖突外,不少專家質疑目前房地產業統計指標——均價過于簡單。廣東省政府參事、廣州市房地產學會副會長潘蜀健說,人們經常用商品房的均價來描述市場的波動情況,并以此作為決策的依據。商品房的價格差別是很大的,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層次,一個均價,掩飾了不少至關重要的信息。
根據珠三角某市國土房管局公布的數據,5月份全市10區商品住宅均價為6097元/平方米,比4月份下降了156元/平方米。該市房價真的降了嗎?從實際來看,該市中心區域的房價是沒降反升。韓世同認為,5月份商品住宅均價下降的原因在于,全市總體的成交面積下降,但同時城郊樓盤的交易比重上升,相對較低的城郊住宅均價拉低了整體的均價。
一個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開發商告訴記者,有的開發商與一些機構已有“默契”,使房價的升降成為數字“游戲”,以化解宏觀調控日益增加的壓力。某個城市近期市中心的房產缺貨了,高價位房暫時停售,于是帶動整體均價下跌,于是有風聲出來說“房價下跌”了。而實際上由于高端房的缺貨,郊區房或市區中低檔房價格可能還上升了。如果有市民責問,“某樓盤價格怎么還暴升”。業內回應也很有理由,“房價是指平均房價,不排除一些個案與其背道而馳”。而在黃金周前后,開發商就利用一些渠道反過來拿漲價的樓盤個案大肆宣傳,挑動市民的“追漲”心理。
潘蜀健認為,在研究商品價格的波動規律時,對于那些商品不同質,類別復雜,性能、質量、標準差異較大的商品(如汽車、彩電、電腦等),一般都不用統一的均價來描述其價格狀態,而是分類、分檔次分析其價格走勢。引起商品房價格波動的因素十分復雜,有地價因素、成本因素、炒作因素、供求關系的推動因素,還有的是因為高端產品比例變動所致。均價掩蓋了這些因素的內在作用。利用一個簡單的均價,怎能完全分析房地產波動規律,并以此來制定政府的產業政策呢?
建立統一有效的房市信息發布平臺
專家建議,建立地域性的房地產信息網站,為社會提供一個統一的、權威的信息發布平臺,將公共信息發布的質量列入部門業績或企事業單位信譽考核的范疇,最后予以立法規范。
首先,整合信息,統一發布口徑。潘蜀健建議,整合工商局、建委、規劃局、房地產管理局、質量監督局、工程質量監督站、房地產交易所等部門或機構的信息,完善從公司的注冊成立、資質等級、項目規劃設計、報建、土地使用權獲取、建筑工程質量、建筑設備及材料質量、市場交易價格等各個領域的信息記錄。
其次,改變均價的單一指標體系,對房價進行分類發布。曾紀崇說,香港的信息發布可以作為示范,如香港住宅價格是在戶型分級的基礎上發布的,目前分A、B、C、D、E五類:A類是40平米以下,B類是70平米以下,C類是100平米以下,D類是160平米以下,E類是在160平米以上的大戶型。
第三,培育房地產中介市場,增加信息透明度。在香港,政府會定期公布私人一手樓的施工量、落成量,已落成樓宇但仍未售出的私人住宅數目,建筑中但仍未售出或未發售的私人住宅數目和己批出土地但仍未動工的數目。同時,測量師行、物業顧問會定期發布研究結果,對未來供應量和市場走向提供研究結果。每有土地拍賣或者大型地產項目動工,中介會接受媒體查詢,提供專業意見給市場。香港的高等學校也與中介機構進行合作,開發出相關的二手樓價指數,如中原地產和城市大學合作開發的中原城市指數等。
(來源:經濟參考報,作者:黃玫 白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