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地稅局近日依法公布了該市128家欠稅企業名單,其中,房地產公司和相關企業達70余個,欠稅金額最大的一家房地產公司各類欠稅金額高達4000多萬元。實際上,近幾年來,上海、北京、廣州……在全國各地公布的欠稅“黑名單”中,房地產企業都是大戶。(中國新聞網4月15日)
“財大氣粗”的房地產企業卻成為欠稅大戶,甚至因長期拖欠而成為欠稅“釘子戶”,這樣的反差令人難以理解。很多業內人士分析,欠稅房地產企業是資金鏈出了問題,無法及時繳稅。這樣的分析固然有其道理,卻也未必盡然——早在前幾年房地產企業個個盆滿缽溢的時候,上海、廣州等城市房地產企業的欠稅,依然占據欠稅總額的八成以上,房地產企業因此被民眾揶揄為“財富巨人、納稅侏儒”。
如果真的是資金鏈出現問題,降價促銷才是正道,為什么房地產企業依舊擺出一副死撐到底的姿態?這似乎足以說明,在房地產企業看來,降價的后果遠比逃稅更加可怕。其實,相當一部分房地產企業所欠都包括營業稅,而營業稅是在房屋實際銷售過程中產生的,發生這部分稅金就表明房地產企業已經把房子賣掉,實現了營業收入,怎么會沒錢繳納稅金呢?看得出來,房地產企業之所以拖欠稅款,非不能為,實不愿為。拖欠下來的稅款可以用作他途,而依法納稅則被視為一種沒有任何收益的付出。利益驅使之下,房地產企業紛紛樂此不疲,樓市的低迷不過是為其提供了最新的借口罷了。
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偷逃稅的打擊力度是十分明確的,然而即使如此,房地產企業偷稅、欠稅的行為依然屢禁不止,甚至呈現出不斷上升的態勢。筆者以為,要想遏制這種趨勢,除了加大打擊力度之外,改進現行的房地產企業征稅方式或許不無裨益。
當前,稅務機關在檢查稅收情況時,一般都是以年度為單位,而樓盤多為滾動開發,開發期間一般在賬面上不體現利潤,因而繳納所得稅的企業屈指可數。當一個樓盤銷售接近尾聲時,開發商就已經開始用賣房款去開發第二個樓盤,而不會等到結算。因此,盡管樓盤在一個接一個地賣,但是賬面上卻一直是虧損的。如果稅務機關能夠以開發商的每個項目為單位,與建設部門等做好協調工作,從項目工程通過驗收時就開始予以重點監管,這樣的現象應該可以得到有效的遏制。
實際上,房地產企業偷逃稅早已成為公開的秘密,通過偷漏稅來減少支出更成了很多企業心照不宣的“潛規則”,這從不時見諸報端的“房地產行業成欠稅重災區”中可見一斑。房地產企業普遍偷逃稅款足以說明現行制度還存在著某些問題,因此完善制度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只要房地產企業依舊感覺有空子可鉆,不僅資金緊張之時可以理直氣壯地以拖欠稅款相要挾,即使在“無限風光”之時也面無愧色地扮演著“納稅侏儒”的角色。(趙志疆)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