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北京大量保障性住房將上市,屆時房價會真正下降”。前天,北京市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戴建中表示,目前北京的房價還處于增幅縮小階段,真實的房價其實仍在上漲。(《京華時報》4月1日)
這個結論看似正確,但又讓人無奈。一年時間并不長,但對于很多急需用房的消費者來說卻又是漫長的。而一年后開發商會不會又有什么新花樣來對抗政府的調控還未可知,因此,這個結論或給消費者一些期待,但還難以讓人感到“振奮”。
從目前情況來看,政府用保障房調控房價是必要的。雖然某些利益集團以政府 “干預市場”為由反對保障房,特別是反對限價房,但問題的關鍵在于,市場的無形之手實際上是被開發商刻意“扼殺”了。百姓期待市場的理性回歸已經很久,卻仍然難以等到房價的真正回落,而某些地方的房價甚至依然在逆勢上漲。
房地產大佬任志強一方面承認房地產利潤可達80%,但一方面又稱房地產業平均利潤只有8%,否認有暴利。這看起來很像是狡辯,而實質是房地產成本構成的不透明,消費者到底承擔了哪些不該承擔的成本乃至腐敗成本,開發商諱莫如深。誠然,逐利是商人的天性,但并不意味著追逐暴利也該是商人的合理天性。
也許,某些開發商面對保障房的即將上市,心里會盤算著:我就這么死扛著,等你的保障房都賣完,我繼續漲價,而你的下一批保障房上市,又得好多年。筆者倒是不擔心個別開發商會有這種想法,根據囚徒困境的博弈理論,那樣是扛不住的。可令人擔心的是一群開發商形成如此“共識”,實際上也就是以壟斷同盟的態勢對待政府調控。如此一來,保障房的調控即便能起作用,也是“千年等一回”了。
當然,如果保障房能源源不斷地上市,一波接一波,那么,房地產商的這種同盟也會瓦解。只是,這樣的局面對房地產發展果真有利嗎?真正要繁榮房地產市場,開發商必須取信消費者,一是成本公開透明;二是重建房地產行業的商業倫理,摒棄“暴利為王”心態,摒棄一些不正當競爭、暗箱操作;三是盡快出臺《房地產市場反暴利法》。
總之,筆者希望保障房的上市是一劑催化劑,能促使開發商從政策層面、民生層面、行業理性發展層面進行反思,從而斷了一味追逐暴利的念頭,理性定價。(歐木華)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