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漲”聲一片
重慶來蓉的鄒女士告訴記者:她6月份買的位于成都城北的一處普通住宅期房,當初每平方米4200元,現在已經漲到4800元了。“才兩個月時間,一平方米就漲了600元!幸好我當時果斷下了手。”鄒女士不無慶幸地說。
據權威數據顯示,今年6月成都的新房價格漲幅達到8.1%;今年1-7月成都市商品房成交均價為4022元/平方米;同期,五城區商品房成交均價為4778元/平方米,同比上漲8.5%,高于全國平均漲幅,也是近年來比較罕見的高漲幅;其中住宅成交均價為4651元/平方米,同比上漲12.5%。
就連二手房市場也一改傳統淡季的疲態,6月五城區市場成交二手房4736套,比5月增加28%,與去年6月相比竟增加了66%。7月的成交量更是高達5700余套,創下了歷年單月成交數量的新紀錄。今年上半年成都市區的二手房價格尤其堅挺,價格迅速突破5000元/平方米大關,市中心區域很多二手房的單價已經達到6000多元,地段好的電梯小戶型單價甚至已突破了7000元。
按說,供求關系是商品市場的一條基本規律。統計顯示,當前成都樓市的實際供應量很大。1-7月,五城區商品房新增供應824.8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4.6%,成交728.43萬平方米,增長42.3%。根據官方預計,今年內成都市商品房供應面積將超過2000萬平方米,市場整體格局是供大于求。
既然是供大于求,為什么目前成都房價還高歌猛進一路走到了幾年來的最高點?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成都房價面對政府調控仍大幅攀升?
此間專家分析,主要原因有三個:
第一,與成都成為了國務院批準的“統籌城鄉綜合改革試驗區”有很大關系。他們說,成都六、七月份房價上漲,主要是受試驗區“利好”消息推動,人們對“試驗區”的預期提高了,外地人也更多地前來買房,供求關系發生了變化,以至于一些樓盤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有些價格適中的樓盤甚至出現開盤當天就清盤的情況。這種說法記者在采訪中得到了證實。不少市民告訴記者:自己身邊很多人都認為,成都成了試驗區,房價肯定會一路走高,因此大家都在急于買房。
第二,“招、拍、掛”土地政策的極限運用以及金融等相關政策的調整,導致開發商的成本劇增。7月20日,香港信合集團以每畝1130萬元、總價41億元的價格,拿下了位于成都城東塔子山附近的一地塊。10多天后,中心城區紅星路成百大廈舊址,起拍價達到2000萬元/畝。據了解,今年上半年,成都主城區內土地平均成交價格已達738萬元/畝,較2004年的138萬元/畝,上漲了430%。開發商不會自己承擔新增的成本,必然轉嫁到房價中。因此,要想真正平抑房價,單純從開發商入手是遠遠不夠的,更應從體制上、源頭上采取措施。
第三,股市資金流入樓市也是導致近期房價上漲的重要原因。近幾年,隨著房價的高漲,房地產的投資屬性凸顯,助長了一部分購房人的投資和投機心理。而去年以來的“大牛市”使很多人在股市上賺了錢,在國內投資渠道匱乏的情況下,民間游資大量涌入樓市,更進一步加劇了供需矛盾,推動了房價上漲,形成惡性循環。
對于未來成都房價的走勢,一些專家認為,短期內還將持續上漲,五城區的房價在未來一年內很有可能達到每平方米8000元。這種預測令不少想購房的市民憂心忡忡。“感覺就像在追一輛已經啟動的汽車,雖然自己已竭盡全力,車卻越開越快,總也追不上。”一位去年就打算買房卻總是湊不夠首付款的年輕人沮喪地說。
但也有一些給收入偏低的市民帶來希望的好消息:據了解,成都市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的比例很低,2005年僅占4.48%。但在未來的5年計劃中,這一比例將上升到22%,屆時房屋的供求關系將得到較好的緩解,從而在根本上有效抑制房價。(譚麗莎)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