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鏈家地產代理出售的一套后現代城的房子,由于業主坐地起價,沒有能夠順利簽訂合同。該套房產面積110平方米,業主原報價129萬元,客戶吳先生相中了這套房子,并交了2萬元的定金,但是在簽訂合同之前,有客戶愿意出更高的價格購買,因此業主告知吳先生要140萬元才賣,坐地漲了11萬元。吳先生對業主的坐地起價非常不滿,也無法接受140萬元的總價,因此成交宣告破裂。“鏈家地產”市場研發中心認為,業主漲價表明市場中出售方處于強勢地位,反映了二手房供不應求的市場狀況。
來自二手房市場的銷售信息顯示,最近受“加息”的影響,二手房交易和放量都較前一段時間有大幅增加。而據鏈家地產工作人員介紹,在一些供不應求的區域,業主坐地起價是常見現象,漲價幅度一般是5萬至10萬元,如果是大面積、高總價,漲價20萬至30萬元也是有的;即便是業主因為毀約,面臨賠償雙倍定金,還是能多賺3萬至8萬元甚至更多。像前面提到的房子,吳先生由于忙于工作,只要求返還2萬元定金,業主就凈賺了11萬元。
“鏈家地產”市場研發中心認為,目前二手房交易的一些現狀導致了業主頻繁毀約。首先,供求關系失衡造成產品價格上漲。當前二手房市場的供需比在1比3左右;典型熱點區域供需比可達到1比6以上,比如CBD、中關村,公園周邊的紫竹橋、朝陽公園,地鐵沿線的東直門、公主墳、四惠等區域。其次,許多業主出售房產時選擇多家委托制,而不同的經紀公司在向自己的客戶報價時,有可能出現不同的價位,這就給了業主擇高出售的機會。如果出現多人購買,業主自然會產生房子緊俏,不漲就虧的心理。第三,二手房銷售都有一定的周期,而房價的持續上漲使業主極易產生漲價的沖動。比如一套房產一個月前以80萬元的報價掛牌出售,一個月后還沒有售出,而房價已經漲至84萬元,業主肯定不甘心仍以80萬元的價格出售。如果已經簽訂合同,在收益大于毀約賠償金的情況下,許多業主衡量之后還是會漲價的。
對于下半年的走勢,“鏈家地產”市場研發中心認為,下半年二手房市場供求關系仍將維持在1比3左右,業主坐地起價的現象仍然會持續上演,但隨著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推進、三批限價房的開工建設以及提高首付比例措施的可能實行,會逐漸縮小供需矛盾,坐地起價現象將會隨之減少。(韓全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