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地房價的高漲,不少購房人都想方設法希望買到便宜的房子,“團購房”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然而,由于有些“團購房”屬于非正規的開發商融資手段,因此參加“團購”也會有一定風險。
“團購”不成房錢兩空
“本來希望搭團購順風車買處便宜房子,沒想到房子沒買成,預付款至今沒退,搞不好房錢兩空。”長春工業大學的李老師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遭遇。
兩年前,吉林某省直單位為了給單位干部職工解決住房問題,以“團購”的名義與長春市某房地產公司簽訂了“購房協議書”,干部職工集體出資購買15萬平方米商品房,均價1200元/平方米。這在長春市是一個相當低的價格,況且這批團購房的地點也不錯。李老師所在學校與長春市其他幾家單位得知消息后,積極幫助職工出面聯系,在單位組織下共有240戶家庭與這家開發商簽訂了購房協議,并交了3800萬元的預付款,搭上了省直這家單位的團購“順風車”。
盡管與開發商簽訂的價格是1700元/平方米,李老師仍然挺高興,因為這個價格無論是自住還是投資都很劃算。但是,兩年過去了,由于開發商實力不強等多種原因,工程進展極為緩慢。不久前,這家省直單位與開發商解除了合同,另擇他人。李老師等240戶的房子落了空。
李老師說,一是這家省直單位不承認他們“搭車團購”的這240戶的購房資格,二是他們與原開發商簽訂協議時,開發商尚未取得預售許可證,律師指出他們所簽的合同為無效合同。“搭車團購”無望,李老師等240戶的3800萬元預付款也遲遲沒有返還。因為原來的開發商與這家省直單位在這個項目上產生了經濟糾紛,并一直沒有達成共識,所以開發商至今也沒有給李老師等人返款。
“團購房”情況復雜
長春著名地產策劃人顧永超指出,近年來,長春的房地產市場與全國一樣越來越熱,房價也節節攀升,無論是自住者還是投資者都想以更低的價格買到更好的房子。因此,“團購房”很受人們追捧。但是,這兩年出現的“團購房”的情況非常復雜,已經遠遠不是“集體購買、集體砍價”那么簡單。
顧永超說,“團購房”在最初產生時,通常采取市場化操作方式,買家通過中介組織,把散戶捆綁在一起,構筑一個強大的購買團體,共同向開發商叫板;或者是某一類某方面認同感較強的群體,通過網絡或其他平臺,自發組織起來,與開發商洽談房屋購買。后來隨著國家政策叫停黨政機關集資建房,市場上出現了不少以單位名義組織的“團購”,單位以某種方式取得土地,委托開發商建設,這種“團購”其實是單位集資建房的變種。
現在房地產市場這么火,開發商為什么還會接受“團購”呢?業內人士指出,主要是因為開發商缺錢,有的是購買土地缺錢,有的是缺乏啟動資金。由于團購者要交納總房款40%至50%的訂金,所以開發商希望可以通過團購來籌集資金。
參加“團購”有風險
《長春房地產報》記者劉楊認為,“團購房”的性質決定了它有一定的購買和投資價值,但是由于有些“團購房”屬于非正規的開發商融資手段,因此參加“團購”也會有一定風險。一是開發商能否按承諾兌現的問題,因為畢竟是開發商的前期募資,后期決定項目成功與否的因素還有很多,所以“團購”的風險一直存在。二是這種“團購房”的質量一般都不太高,因為這是開發商前期募集資金的手段,開發商在犧牲自有利潤的時候,建筑質量便是克扣項目之一。三是轉讓問題,有的開發商為了避免“團購房”影響小區正規商品房銷售,通常會在一定時期內控制“團購房”更名。
業內人士特別提醒,“搭車團購”的風險很大,尤其是搭那種“集資建房”類型的“團購房”。這種“團購”實質上有福利房色彩,一旦開發商出問題,牽頭“團購”的職工有單位出頭做主,但是搭“順風車”的散戶在與開發商博弈中則十分被動,像李老師等人的遭遇就是明證。“沒有天上掉餡餅的事。”顧永超說。
劉楊說,如果能夠有效規避風險,無論是購買還是投資“團購房”都很劃算,通常“團購”會比同小區的房價低500元至1000元/平方米。劉楊提醒說,投資購買“團購房”,要注意三點:首先要“驗”,檢驗開發商到底有沒有開發資格,有沒有信譽度,如果既無資格又無實力,顯然是個陷阱;二是要“算”,如果用于投資,要計算自己購買“團購房”合適還是出售團購房資格合適。因為“團購”是由抽簽決定房源位置,如果抽到一樓、“冷山”等,出售起來并不容易,而出售資格則能保證穩賺不賠。三是要“看”,仔細研究合同,注意是否限制更名。如果限制條款較多,將來轉讓時會很麻煩。(郎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