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謎游戲終于結束。
年近三十的林夕唉聲嘆氣地接受了無奈的現實。就在幾天前,北京限價房購買資格條件正式公布,限價房購買條件要求京籍單身人士年收入在3.8萬元及以下,家庭年收入在8.8萬元及以下。也就是說林夕將與限價房無緣。他被排除在購買資格之外的原因不是無力購買,而是家庭收入高于上限8.8萬元的標準。
再奮斗十年
林夕的故事是個令人相當悲觀的案例。他的故事也許被北京成千上萬的中等收入者共同擁有。比較有趣的是,林夕本人是令人覺得榮耀的2008年奧運場館建設、管理中的一分子。他跟其他大多數中國人一樣,認為日益臨近的奧運會會讓他們生活得更好,但卻沒想到奧運會讓房價漲得更快。
從2006年北京市政府提出限價房設想以來,林夕一直在觀望和等待中。他和愛人不斷放棄購買商品房計劃,而每一次觀望之后是房價的大幅度上漲。每一次上漲都給林夕更多的壓力,將希望寄托于限價房上。但是,現在,一切都要泡湯了。
有人說,等限價房簡直就是一場豪賭。輸家的結局就是要比以往多付出一倍的價錢。林夕選擇接受現實,“都說胳膊擰不過大腿,政策不會變的,我們只能咬咬牙,再多奮斗十年吧”。近一周的時間里,林夕改變了業余生活習慣。從泡在限價房QQ群里打聽消息轉而開始搜索商品房樓盤資料。“聽說紫金新干線項目挺便宜的,我準備周末去排隊。”林夕說。
紫金新干線是位于北京霍營的一個新建商品房項目,單價為8000元至9000元每平方米。這是目前為止,林夕認為地理位置還能忍受,價格又最便宜的項目。當然,如果在一年之前,相近位置的商品房價格還僅僅只有這個價格的一半。相信很多人都會像林夕一樣后悔,當初要是不等著限價房,早買商品房就好了。
8.8萬元到底是什么樣的界限?沒有人能說清楚,到底有多少人能夠符合這個條件,又有多少人將被拋棄在外,去接受每平方米低則上萬,高則數萬的商品房。但是毫無疑問,家庭年收入超過8.8萬元的家庭在北京并非小數目。按照新的購買資格,預計至少有一半的中等收入家庭被排除在限價房之外。林夕向記者開列的家庭收入單中,他本人年收入不到6萬元,愛人年收入8萬元。這樣的收入對于夫妻二人均在企業工作的家庭來說非常普遍。
權宜之計?
如今,中等收入階層均感買房困難已經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共識和重視。萬科企業董事長王石在他的博客中指出,當中等收入階層買房子都感覺困難的時候,這個市場一定是有問題的。而在2007年底結束的全國建設工作會議上,建設部部長汪光燾和副部長姜偉新都一致提及該問題。姜偉新將之列為住房保障和穩定住房價格的第二大目標,“在著力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同時,要把幫助中等收入家庭解決住房問題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大膽探索。”
根據世邦魏理仕環球研究部提供的數據,2007年北京共提供限價住宅用地10塊,土地面積累計165.6公頃,規劃建筑面積約317萬平方米,平均售價在4800元至7300元之間。世邦魏理仕環球研究部高級經理覃曉梅分析,2007年北京市政府超額完成了限價房計劃,預計2008年完成300萬平方米的任務沒有困難。“根據北京近兩年的市場情況,北京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和限價房總計在2008年將達到整體市場份額的30%左右,北京房價漲幅一定會有所抑制。”覃曉梅說。但覃曉梅同時也稱,“按照這樣的速度,每年也只能解決4萬套左右限價房。”而據統計局數據,2007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達到1633萬人,比2006年末增加52萬人,是2001年以來人口增加額最高的一年。即便在不考慮分配的公平和公正性,這個數字與中等收入人群的實際需求也相差甚遠。
有一點沒有被關注到的是,盡管限價房的反響轟轟烈烈,實際上,它目前并沒有作為政府的統一目標,被嚴格納入住房保障系統之中。據了解,目前限價房只在房價上漲過快城市中存在,并由各地政府靈活掌握。建設部的高層官員在鼓勵各地政府推進限價房工作的同時,也有所顧慮:“需要注意的是,當前解決中等收入家庭住房問題的辦法不能對未來住房市場化改革形成障礙。”
這樣的顧慮是否意味著,限價房在某種程度上只是穩定眼下房價的手段?接下來的問題是,如果現有的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和限價房政策仍舊不能保證房價穩定,又該怎么辦?
就如覃曉梅所說,“低收入人群的問題現在基本能夠解決了,真正悲慘的是像我們這樣收入不低也不夠高的人”。隨著房價的上漲,在初步解決低收入人群住房問題之后,占房地產消費主體的中等收入人群住房消費,究竟以何種方式滿足這個問題變得越來越緊迫。之前本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有關部門曾經考慮過以國有企業為主體建設價格便宜而穩定的普通商品房,并提供全力的金融支持。這是一個很大膽的設想,如果實行意味著房地產業整體格局的改變。無疑,房地產消費的主體滿足方式的改變將決定未來房地產行業在整個經濟體系中的地位變化。(姜洪橋)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