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個人合作建房者繼2月8日集體拍得位于南海地界的銀海花園18套住房后,網站會員數增加了1000多人。發起人魏琨昨日對記者表示,他們計劃再次參與該樓盤剩下單位的下一次拍賣。
深圳廣州的個人合作建房者在近期都有破冰之舉:前者于2006年12月通過拍賣以1500元/平方米的價格購到了兩棟宿舍樓,而后者則于2007年2月8日以較低價格,拍到了18套位于廣佛交界處的銀海花園的房屋,其中最低價位的一套總價7.4萬元。
繼續“合作拍房”
魏琨表示,由于上一次拍購銀海花園的準備時間太短,也沒有想到競拍非常激烈。故最終只拍下18套住房。“上次拍賣的符號意義大于實際意義。”據廣州個人合作建房會員介紹,目前銀海花園項目還剩70來套位置相對差些的房子和二三層商場,有可能下次再拿出來整體拍賣。因此,廣州個人合作建房已經著手開始對銀海花園上次流拍的單位進行梳理和會員意向調查。從合作建房網昨晚18:00的統計數字可看出,流拍單位資料被下載的次數達到133次。
下次拍賣資金可能注入公司賬戶
在上次銀海花園的拍賣中,由于考慮到拍賣失敗后會員保證金的退還問題(按規定,資金可從個人賬目轉入公司賬目,但不能從公司賬目轉入個人賬目),參加拍賣的會員都是事先把3萬元的保證金匯入魏琨的賬戶,然后由魏琨統一拍賣。拍賣完畢后,再將余款打到魏琨的賬戶上,由其統一繳付。據悉,上次統一劃入魏琨賬戶的金額總數為300多萬元。這些資金的管理、監管和使用,如果僅僅基于對個人的信任,那對個人合作建房者來說,將面臨巨大的道德風險。
魏琨向本報記者解釋道,當時資金劃入他本人的賬戶時,每個會員都要同公司簽訂合同,并由公司出具收據,注明金額和賬號,所以其實收資是一個公司行為。“已經有銀行向我們表示,下一次拍賣的話,會員注資可以直接劃入公司賬戶。”
“炒房不會成為合作買房者主流”
記者在廣州合作建房網上發現,一名叫jubacn的會員提出要預訂兩個3層房,一個住,一個用來租。也有不少會員進行“銀海花園二三層商場是否有投資價值”的討論,并提出,為了整體拍賣能成功,希望能夠聯合投資商鋪的人士一起合作。這是否會讓合作建房越走越遠?在合作建房或是合作買房中,如何避免會員“專職于”低價買入高價賣出的炒房行為?
“第一,炒房不會成為合作建房或合作買房的主流,目前還并沒有發現會員中有這種現象;第二,合作建房周期長,不可預見性大,因此本身也并不適合投資。”魏琨如是說。而在網上也有會員表明對炒房者的反對。一名會員在網上稱要出讓一個車位。馬上遭到其他會員的圍攻:“我們這里嚴禁倒樓,要賣拿到中介去吧。”“這里是合建,不是倒賣市場。”
然而,魏琨也坦言,“我們并沒有權利對會員今后是否轉讓進行限制。再說,如何界定是否屬炒房呢?”
最大困難仍是拿地難和法律主體地位缺失
魏琨表示,目前面臨最大困難仍是法律主體地位問題,“合作建房最理想的模式應該是住房合作社或者是社團的形式,現在用公司運作是退而求其次。”希望通過他們的嘗試,將原則和經驗積累后,最終能夠促成文字性的法律規定的產生。
而另外一方面,最初自己買地、自己設計規劃、自己建房自己住的理想現在還仍在紙上。“主要是適合個人合作建房者買的地太少,而地價一年比一年高。”魏琨告訴記者,從2005年至今,他們總共嘗試過7塊地,包括前不久被捆綁出讓的爛尾地塊同福中路地塊,但終究因為地價問題而流產。
據統計,去年廣州共出讓45宗土地,總成交金額139億元,比2005年增長127%。而樓面地價的同比上漲幅度卻高達17%。出讓的土地起拍價動輒數億元,個人合作建房者有心無力。(張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