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嚴防樓市大起大落”的政府表態(tài),還是與“轉按揭”業(yè)務相類似的二手房新交易模式,方方面面的一舉一動如今都能讓樓市內的人們浮想聯(lián)翩。在上期《上海證券報?地產投資》分析了二手房交易“全資金監(jiān)管”中所可能隱含的“救市”意圖后,記者又發(fā)現(xiàn)了樓市內的不少“自救”現(xiàn)象??從開發(fā)商煽起的“打折風”,到銀行搬出的房貸優(yōu)惠產品。
降價成績并不理想
樓市內的打折促銷正在成為一種群體性現(xiàn)象和非作秀的實質性降價。
中國指數(shù)研究院曾在二季度進行過調研,統(tǒng)計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重慶、成都等七個主要城市近期新推樓盤的打折促銷信息。結果顯示:七大城市購房一次性付款平均折扣9.49折,按揭付款平均折扣9.65折,每個城市最高折扣樓盤的折扣平均下來則為8.94折。
如果按城市來看,打折最厲害的是深圳,購房一次性付款平均折扣9.1折,按揭付款平均折扣9.5折,最高折扣樓盤打出8.4折后還贈送裝修和小家電;而折扣最少的是上海,購房一次性付款平均折扣9.62折,按揭付款平均折扣9.72折,最高折扣樓盤也只不過打9.5折。
“誠然七大城市并不能完全代表全國的情況,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目前樓市的整體形勢。上述平均折扣數(shù)據(jù)較之于去年同期大多數(shù)城市的9.8至9.9折來說,可算是大優(yōu)惠了。可見,目前的中國樓市仍處于低迷時期。”中國指數(shù)研究院副院長陳晟認為。
除了開發(fā)商各種明目張膽的降價,包括明示打折如一次性付款折扣、按揭付款折扣、團購折扣、折上折等,以及變相打折如送物業(yè)費、送精裝費、節(jié)日優(yōu)惠、會員優(yōu)惠等,前后批次房源的兩種定價也被市場視作樓盤價格的回落。如近期備受關注的李嘉誠旗下和記黃埔在上海開發(fā)的御翠豪庭,6月新一批房源的均價比3月的開盤價降了1萬元/平方米。雖然事后不少分析指新房源是中小戶型且臨近高壓線,屬于“降有可原”,但上海樓市里的不少人仍把此事視作“巴菲特拋售中石油”。
從開發(fā)商來看,促銷的效果并非理想。如在北京、深圳、廣州等地均打折售樓的萬科本周公布了6月銷售業(yè)績,顯示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均同比下降,44.8萬平方米的銷售面積和43.7億元的銷售金額分別同比減少38.0%和22.8%。
佑威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薛建雄也指出,在上海近郊板塊,目前打95折銷售的樓盤已不在少數(shù),但之前滯銷的新增供應并未得到消化,反而樓盤降價范圍有所擴大。中國指數(shù)研究院的分析師則指出,以前很多打折房源屬于朝向不好、品質較差的尾盤,但目前入市的購房者都是實實在在的自住需求,如果開發(fā)商僅僅拿出“特價房”來炒作,購房者未必領情,市場將進一步呈現(xiàn)疲態(tài),所以開發(fā)商應放棄作秀心態(tài)。
相關措施收效甚微
開發(fā)商試圖“自救”,其他角色也沒閑著。
如日前出臺的上海二手房交易“全資金監(jiān)管”模式,其中,“在系統(tǒng)內交易的二手房不需要還清貸款就可以過戶”的新交易方式,令業(yè)內產生可能帶有“救市”意圖的遐想。
又如,有銀行下調固定房貸利率,被視作金融界“救市”,但在業(yè)內看來,效果也不理想。比如,有商業(yè)銀行全面下調了房貸固定利率產品的利率標準,商用房固定優(yōu)惠利率以及對二套住房適用的住房固定基準利率已與央行規(guī)定的同期浮動利率下限持平。“誠然,信貸措施對樓市特別是二手房市場是具備一定影響力的,但這并不代表信貸政策松動,促進作用也很有限。”漢宇地產市場研究部的分析師卻認為,“一是產品所定的固定利率雖然低于同期貸款基準利率,但與購買第一套自住房所可享受的基準利率85折的優(yōu)惠利率相比,依然有約1%的差距,加上目前加息預期逐漸減弱,對于普通自住購房者并沒有太大吸引力。二是從未來有可能借此產品進行貸款的二次置業(yè)購房者來看,僅僅是利率的小幅度優(yōu)惠不會成為其為住房升級換代的必要條件。”
調整不會輕易終結
此前業(yè)內普遍判斷,樓市需求受宏觀經濟和價格雙重影響,如果旺季市場成交相比年初沒有大的提升,加上CPI壓力加大和政策方面并無改善,那么,2008年整年樓市極有可能都將處于不景氣的狀態(tài)。而現(xiàn)實便是5月樓市弱勢反彈,眼看著樓市調整步入下半年。
“目前市場觀望既已成事實,未來樓市將進入一個較長時間的調整,開發(fā)商想回到2006、2007年那樣的繁榮、暴利時代,已經基本不可能了。”陳晟認為,雖然自住需求依然存在,但這些潛在需求是否能轉換為實際成交,仍取決于諸多因素,如政策的變動、CPI的上漲、股市的陰晴、地區(qū)樓市價格的變化都會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開發(fā)商則仍然處于房源滯銷、回款壓力巨大的愁局中,要懂得如何在價格和銷量中間衡量得失。“如果錯誤判斷購房者的立場并漠視購房者的理性反應,那么,作為賣方的開發(fā)商無論采取任何單方面的策略都將很難提高自身收益。”(記者 李和裕)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