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4年“8·31大限”后,國有土地出讓通行“招拍掛”方式,但是,6年來,城市房地產開發用地,尤其是一線城市的開發用地卻越供越少,價格也越拍越高。顯然,“價高者得”的市場化原則與政府壟斷土地供應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暗箱操作”等土地腐敗問題的同時,也降低了土地整理、儲備和供應的效率。業內人士建議,現行的土地招拍掛方式亟待改進。
3月底,國土資源部公開表示將選擇城市作為試點,進行土地招拍掛制度的改革。此次改革主要是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試點,改革的方向是著重完善招標制度,增加招標在土地出讓中的份額,改變價高者得的游戲規則。不過,如何完善招標制度,防止重蹈此前協議出讓的覆轍,依然將考驗管理者的智慧。
對此,國土資源部有關負責人曾表示,招標沒有拍賣透明的難題將通過信息公開的方式來解決。包括招標過程將向行政監管部門、司法部門、監察部門,甚至社會公眾和媒體參與和公開,改變由一兩個專家說了算的局面。不過,這種方式的可操作性值得懷疑,畢竟,增加監管環節意味著增加交易成本,眾多部委參與進來,必然將進一步降低土地供應的效率。
招拍掛制度包含招標、拍賣、掛牌三種出讓形式,一直以來,由于招標方式在操作上容易產生不公正現象,因此,實際通過招標方式出讓的土地項目并不多。而掛牌出讓也因為競爭者多而拍賣,最后主要是拍賣出讓土地。招拍掛價高者得的原則將中小開發商排斥在房地產開發門檻之外,同時讓資金充裕的大型開發商把持了土地的定價權,造成各大城市地王頻現。
在流動性泛濫預期的影響下,房企、投資客等樓市主體紛紛將手中的貨幣資產化。由此,土地、房產成為眾多資金追逐的對象。而土地的招拍掛制度,無疑也在為高地價和高房價推波助瀾。從開發商的角度看,高價拍得一塊土地,可以引發周邊乃至更大區域范圍內房產的大幅增值,從而使其持有的其他項目獲得高溢價。而坐擁土地的大開發商,則掌握了與地方政府博弈的籌碼,通過保證金的杠桿效應以及延遲交款等方式,開發商高價拿地實際上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因此,有專家建議,土地出讓之前,應設定詳細的配套設施、限制房價等多種招標條件,滿足眾多條件后,再價高者得。有了這些前提條件,投標企業就會考慮成本投入與限定房價之間是否會有利潤,再去想是否參與投標,使企業的決策更理性。
不過,樓市虛高的根本原因是供應不足,改進招拍掛制度只是遏制地產泡沫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調整土地管理制度,比如政府土地儲備制度改革等。降低土地一級開發和二級開發之間的巨大價差,提高一級開發的積極性,這是擴大土地供應的治本之道。
本報記者 林喆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