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證券日報》報道,國稅總局正在稽查包括萬科、金地、保利、華遠在內的多家大型房地產企業。雖然這是國稅總局今年大規模稽查行動的一部分,但把地產業和銀行、保險、石油石化、煙草這樣的大型壟斷央企、國企提高到相同的地步,由國稅總局親自稽查,還是前所未有的。
雖然近年來地產行業發展迅速,也出現了若干家全國有影響的大型企業,但地產依然是集中度很低的行業。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前十家地產公司的銷售總額僅為1400億左右,而同期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全國地產的銷售額為15800億元。也就是說前十名相加的總額,市場占有率勉強超過8%。排名第一的萬科,銷售額不到270億,市場占有率僅為1.7%。
按照這種地產行業散亂的特性,絕大部分地產企業繳稅活動,都在屬地進行,根本不用國稅總局親自出馬。若是地產行業有某種共性常規的問題,國稅總局下個文件,各地稅收分支機構按文件就問題稽查辦理,就足夠了。
但今年上半年地產行業風云多變,從年初一片看跌,成交萎縮,到二季度全面量價齊升,狂飆突進超乎尋常,比歷史峰頂的2007年不遑多讓。要想一方面控制住離譜的價格,另一方面又能夠維護住經濟好轉的趨勢,除了稅收這個利益分配的杠桿,可能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來宏觀管理房價了。
但地產行業現行稅費雖然花樣繁多,稅收的結構卻并不合理。稅收作為價格杠桿,仍然受到多重限制。
比如最直接影響到地產價格變化的土地增值稅,作用就很小。雖然從稅種機制看上去,它對上漲行情中的囤房、短線交易投機都具有一定限制作用。但稅務部門操作起來,卻很容易落空。
因為現在地產的項目越做越大,一個項目三五年完成,是常有的事情。現在房價漲得迅猛,收土地增值稅似乎有理。但今年初,別說征收增值稅了,就連土地出讓金,有些地方政府都是放水緩繳的。此外在項目的跨多年度的施工和銷售中,地產遇到周期變化非常正常。按照現在竣工銷售完畢才結算增值稅的方式,完全有空間做到合理避稅。
要達到以稅收調解物價的目的,要求必須有根本性的變化。例如,要將現行的土地出讓金、房產稅、土地增值稅等地產相關稅費統籌考慮進去。把目前多環節征收的各種稅費形成的不同利益主體,擺在同一個平面上,大幅度減少在地產開發流通過程中,因為征稅環節不同而導致的不同利益。
說到底,就是稅收能否對房價產生良性影響,關鍵在于稅收作為國家稅賦能力如何產生抑制房產炒賣、平抑房價,減少資產泡沫的積極作用。只有做到這點,這次稅收稽查才不會走過場,才是一場有效的稽查風暴。
□陳軍(上海 財經評論人)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