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局日前刊登公告,宣布無償收回位于漢口和武昌中心區的9宗閑置十余年的土地,總面積近264畝,地方政府嚴懲囤地的步伐又向前邁進一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前在國務院第三次廉政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再次強調指出,規范國有企業在房地產領域的投資行為。
就在人們為難以追上房價上漲的腳步而苦惱時,房地產調控已經緊鑼密鼓地展開。這次多部委聯合出手,能否勒住房價這匹野馬的韁繩,還有待時間的驗證。
2009年末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后續的房地產調控做鋪墊,在此次會議上,房地產行業第一次不再被描述成支柱產業。隨后,國務院提出,個人住房轉讓營業稅征免時限由兩年恢復到五年,為時一年的房地產寬松刺激政策的大門由此逐漸關小,調控的窗戶從此開啟。為能勒住溫家寶總理擔心的房價野馬的韁繩,從央行到銀監會、從國土資源部到國資委全都投入到這場全方位的調控大戰中。
調控從土地源頭開始
區別與以往房地產調控采用“緊銀根、緊地根”的雙收緊政策,此次調控政策在強調保證政策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應的“松地根”措施外,房地產市場從開發到投機的錢袋子都被相關部門不同程度地收緊。
此輪調控政策的核心宗旨是“增加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給”,調控之初的“國四條”到重磅出擊的“國十一條”,對此都不惜筆墨重申強調。為保證住房用地供給,國土部聯合相關部門“多管齊下”整理土地市場,一方面強調增加住房建設用地有效供應,另一方面嚴厲打擊房企囤地行為。
“國四條”開門見山地指出“要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給”,結尾壓軸處強調“繼續大規模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在此基礎上,一個月后出臺的“國十一條”,明確提出力爭到2012年末,爭取解決1540萬戶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問題,還表示進一步加強土地供應管理和商品房銷售管理,增加住房建設用地有效供應,提高土地供應和開發利用效率。
國土部3月10日發布的《關于加強房地產用地供應和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將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房建房用地比例明確規定為不低于住房建設用地供應總量的70%。
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國土部在政策性規定用地供應比例時,嚴懲開發商囤地也是秉承了“快準狠”的方針。2月1日,北京國土局宣告收回大龍地產高價競得的順義地塊,連同其當時繳納的2億元保證金也不予退還,大龍地產“賠了夫人又折兵”,只是賺了兩個月北京地王的“吆喝”,隨后,各地閑置已久的土地再次出現在公眾面前。招商地產聯合九龍倉于2007年拿下的南京仙林“地王”,也被政府收回。龍灣房屋開發有限公司2007年以8億拿下的溫州一地塊,近日也因沒有繳全地款而被收回。
收緊開發商錢袋子
去年12月17日,財政部、國土部、央行、監察部、審計署為加強土地出讓收支管理,規定開發商拿地首付至少要50%,并要求不折不扣地將土地出讓收支全額納入地方基金預算管理,將土地出讓收入全額繳入地方國庫,支出通過地方基金預算從土地出讓收入中予以安排,實行徹底的“收支兩條線”管理。3月10日,關于土地出讓,國土部再出殺手锏,嚴格規范土地出讓底價、土地競買人資格、土地出讓合同管理,提高土地競買保證金至最低價的20%,并要求土地出讓最低價不得低于出讓地塊所在地級別基準地價的70%,土地出讓成交后,必須在10個工作日內簽訂出讓合同,合同簽訂后1個月內必須繳納出讓價款50%的首付款,余款要按合同約定及時繳納,最遲付款時間不得超過一年。
這給房地產開發公司帶了沉重的資金壓力,希冀于通過融資緩解未來可能面臨的資金壓力的房地產公司,迎來的卻是央行、銀監會對房地產融資設立的重重關卡,傳統融資渠道受到嚴控。央行一季度兩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銀監會也再三強調,要收緊信托監管,嚴防開發企業違規融資,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明確表示,要“防止非銀機構成為商業銀行規避政策的通道”,3月26日,銀監會再次強調積極做好房地產貸款風險的防控工作,謹防可能存在的重復抵押等問題。
期待住建部"重拳"
這一輪房地產調控可謂是多部門聯合的大合奏,不僅是金融土地監管部門的出擊,國資委3月18日也加入調控的隊伍中,要求78家非地產主業的央企在完成各自階段性任務后退出房地產行業。當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就將其旗下三級子公司北京金中都置業有限公司80%的股權掛出,掛牌價1.84億元。3月19日,國資委進一步要求78家央企在15個工作日內制定退出時間表,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在同一天掛牌轉讓下屬的北京新潤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8%的股權。兩家集團都是悄無聲息的進行著撤離房地產市場的動作,倒是高調表示半年內退出遠洋地產的中遠集團和旗下的中遠國際至今沒有作出出售股份的決定。
溫家寶總理說,有決心在本屆政府任期內把房價保持在一個合理的價位,使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但同樣也擔心雖然樓市頻出重拳,但仍舊拉不住房價這匹脫韁的野馬。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姜偉新也坦言,未來20年中國房價上漲的壓力依然很大,但是中央政府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的決心更大。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輪調控中,住建部獨立的聲音比較微弱。□ 本報記者 李木子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