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5日電 (記者 柴燕菲)中國“兩會”期間,保障性住房建設和房價成為熱點。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認為,建設保障性住房只是暫時緩解低收入群體的住房難問題,高房價的真正破冰仍需政府從源頭上予以調控。
高房價不僅觸及到城市居民的根本利益,更影響到中國經濟以及國家金融體系安全。有專家指出,在高房價下,房地產市場成了一種對絕大多數居民十分不利的財富轉移與分配機制。
“去年房價又創歷史新高,占人口70-80%的中低收入群體,購房、租房已成為他們生活中最大的難題,渴望購買住房的希望已越來越渺茫。更令人擔憂的是,‘80后’青年群體購房無望的心理壓力不僅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健康,而且成了社會安定的潛在不利因素。”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大鵬說。
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后撰寫了“關于加快《住房保障法》立法的議案”,提到國家要建立保障性住房制度,以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和經濟租賃住房,保障城鎮低收入家庭的基本居住條件。特別是建設保障性住房應成為建設商品性住房的一條門檻。“保障性住房和公共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建設用地年度供應總量不得低于全部住房用地供應總量的60%,其中在中心城區,這一比例必須保證在50%以上。”
全國人大代表、華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尤小平則將目光投向了低收入群體中一支人數龐大的隊伍——農民工。目前,中國城市的農民工已經達到了2億人,且85%的農民工沒有在城市購房的能力,其住房保障幾乎是空白。“以浙江為例,1200萬外來農民工中絕大多數在城市里沒有固定的住所,居住的或是簡易工棚,或是廉價租住的地下室,或是在尚未完工的陰暗潮濕的建筑內打地鋪。”
“基于國情,政府可以鼓勵用工單位建設一定數量的農民工陽光公寓,只租不售,公寓的房屋建造費、維修費等由政府財政統籌安排或用工單位列支。此外,也可以吸引企業等社會力量成為保障性住房建設重要的輔助力量。”尤小平表示。
對于如何調動地方政府建設保障性住房的積極性問題,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建議:“保障房應可作為抵押物發債。”他說,政府應該擴大保障性住房和經適房的比例,并以這些保障性住房為抵押,以穩定的租金為收益,進行大量融資,通過這種方式開辟地方政府公共財政新的財源。
談及從源頭上遏制高房價,使房價符合收入水平問題,李大鵬認為,應該徹底排查商業閑置用地,同時控制土地出讓價格;控制不同類型住房的利潤率及出讓土地價格。政府應學習發達國家的商品房推出比例在供應體系中不超過25%,把75%的用地、房子作為保障性住房面市或廉租。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